01-数据库基础

本文深入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概念,涵盖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以及数据模型的分类和构成。详细解析了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并介绍了常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此外,还探讨了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包括模式、外模式、内模式及二级映像的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 数据库(Database):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 数据库系统(DBS)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

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
  4.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2 数据模型

2.1 两类数据模型

  • (1) 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 (2)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等。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
  1.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2.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3.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4. 实体型(Entity Type) :实体类型,描述实体所有
  5. 实体集(Entity Set)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6. 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 方法:E-R图 重点 难点

2.3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 数据结构
  2. 数据操作
  3.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2.4 常用的数据模型

  1.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2.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3.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 Oriented Data Model)
  5.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Object Relational Data Model)
  6.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Semistruture Data Model)

2.7 关系模型

  • 基本概念:
  1. 关系(Relation):一张表
  2. 元组(Tuple):一行
  3. 属性(Attribute) :一列
  4. 主码(Key):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5.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6.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
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 实体完整性
    • 参照完整性
    •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基本概念:无

三级模式:

  • 模式(Schema): 总体设计(只有一个)
  •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
  •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只有一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级映像

  • 外模式/模式映像
  • 模式/内模式映像

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