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的线程休眠函数sleep/usleep/nanosleep/select

本文深入探讨Linux内核的时间单位概念,包括秒、微秒、纳秒等,并解释它们在系统性能和进程调度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leep:单位为秒,1秒

usleep:单位为微秒,1/1000 秒

 select:单位为微秒,1/1000 000 秒

nanosleep:单位为毫微秒,也就是纳秒,1/1000 000 000 秒

 

### 关于 `usleep` 函数Linux 系统中,`usleep` 是一种用于让当前线程暂停执行一段时间的函数。它允许程序指定微秒级别的延迟时间。以下是该函数的具体说明: #### 函数原型 ```c #include <unistd.h> int usleep(useconds_t usec); ``` - **参数**: - `usec`: 表示要暂停的时间长度(单位为微秒),范围是从0到1,000,000微秒。 - **返回值**: 如果成功,则返回0;如果被信号中断,则返回-1,并设置相应的错误码[^5]。 #### 使用注意事项 尽管可以使用 `usleep` 来实现精确延时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延迟精度可能受到系统调度策略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达到预期的高精度效果。 - 对于长时间等待的情况,推荐考虑更高效的替代方案,比如通过条件变量配合互斥锁来完成复杂的同步逻辑[^2]。 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的 C 语言代码演示如何调用此 API 进行短暂休眠操作: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printf("Start sleeping...\n"); // Sleep for half a second (500 milliseconds = 500 * 1000 microseconds). if(usleep(500*1000)!=0){ perror("Error during usleep call."); } printf("Woke up after sleeping.\n"); return 0; } ```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 POSIX 标准已经废弃了 `usleep()` 推荐改用更高分辨率也更为灵活的新接口如 nanosleep()[^6]。 另外对于需要非阻塞型或者异步通知的应用场景下,应该采用事件驱动模型结合 select/poll/epoll 或者 AIO(asynchronous I/O) 技术而不是单纯依赖定时器类方法去解决业务需求[^3]. 最后提到 GAWK 工具虽然强大但主要面向文本流处理领域与上述讨论话题无直接关联故不做深入展开[^4]。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