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某个页面访问量很大时,而且涉及到商品名称、商品颜色尺码等改动不大的数据(可以保存在redis集群)时,对于这些数据,可以建立一个后台管理 系统,
例如后台修改商品后台系统后,通过mq消息通知,修改redis中相应的数据;
对于热门商品 (数据量不大),可以存放到jvm内存中,
这样当访问量很大时,如果是热门商品 ,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很快,如果不是热门数据,从redis集群中读取,也不慢,减少数据库的压力
2.读多写少,数据库采用一主一备,多从库,读写分离(通过mysql-proxy实现负载均衡),主备间通过mysql replication实现,主从库间通过hash算法实现
当主库从库都扛不住压力时(不可能一直增加从库,这样主库从库之间数据同步复制开销增大),可以根据业务拆分数据库,分库分表
或者先写缓存,再异步写回DB,或者限流
3.对于热点图片、静态html页面,甚至可以部署在CDN缓存服务器上,根据 CDN就近服务器原则,请求定位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减少服务响应时间
4.如果页面商品图片很多,而且访问量大,可以根据商品编号,对%N取模,这样可以根据商品编号定位到不同图片服务器上(当然图片存储到图片服务器上也要采用前面相同的算法),这样可以减少图片访问时间(有点类似分库分表)
5.对于库存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内存中,定期从cache读取,影响是加入购物车显示有货,但是提交订单时,订单系统会对库存做强校验,影响不大
6.某些服务例如黑白名单/实时数据统计/AB测试,可以通过nginx+lua+redis实现,防止请求到应用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