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转瞬即逝。
2016年经历了工作产品线的转变,从在ALU的基站设备的软件测试到数据库的软件测试,再到现在web产品的软件测试,每次的转身都是一个小小的跨越。
2016年4月,因为个人生活原因,当时没有做过多思考的前提下,来到了如今的公司,经历了种种的忍耐以及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比当时从北京回到成都的不适应不一样。还好一切走过来了,回过头来看,今年小有成绩。以前在大公司,我只是一个使用者(在前辈们搭建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里,机械的使用着),如今变成一个构建者和使用者。
1. 独自搭建了公司UI层自动化(主要采用了selenium+python框架)的集成测试环境,撰写技术文档,组织培训组内人员。
2. 进行了web产品的性能测试,使用jmeter测试工具进行测试,能够初步的进行性能测试,并且独立搭建了jenkin+ant+jmeter的自动化集成测试环境。
3.花了2周左右,学习了接口测试自动化,使用python语言用于接口自动化测试,并搭建了python+jenkins的持续集成测试环境,输出完备的测试报告,并将该学习成果服务于公司的项目。
4. 进行了web端、Andrior、ios产品的功能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点点点测试等。撰写测试用例,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
5. 应用在ALU的工作经验,将ALU的规范流程带到公司,规范测试流程更清晰明了。
6. 独立搭建了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可是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在测试组内推广起来。
7. 提供了map盘的想法,供组内人员共享学习资源。
8. 在优快云写了30篇左右的技术blog。
9. 抛出了Agile 敏捷开发的模式,供公司上层考虑。
10. …….
同时,在这家公司涨了很多见识(感受了以前没有这种经历的企业文化):
1. 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公司里,人力资源HR每天来记录你干了什么?这不知道叫一种什么的企业文化。
2. 冬天,办公室的空调温度不能设置高于20度(并且还必须在当天温度在10度以下),为此感冒了几次,主动去开空调,总是要鼓足很大的勇气。
3. 在这里,有着只看结果的股东们。
4. 一会儿让你做这,一会儿让你做那,距离to be a superman不远了。
5. 跟那些自认为很牛的developer沟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6. 拿着吃白菜的钱,操着吃白粉的心。
7. ……
已经无力再叙述今年在这个公司感受到的企业文化了,要是再回忆,就会严重心情了。
是啊,干得这么不爽,为啥不离开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目前最好的解释。
多少次想起在北京的公司,想起了那里可爱的同事们。让我相信那样nice的企业文化的公司是存在的。
依旧相信美好,相信努力。
2017年,做到:
1.
2.
3.
4.
5…..
2017年,更专注,平和心,更温和待身边人,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初心,同时更自信~~
套用《论语》几句话语来勉励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三人行必有我师,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20170125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