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重零开始--------自学(借鉴一些视频,书籍等工具)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搭建ZooKeeper集群,包括解压安装包、配置hosts文件、修改节点名称及zoo.cfg配置文件等关键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0.把下载好的zookeeper-3.5.3-beta.tar.gz解压到Linux

解压后把conf目录下的zoocampla.cfg 重命名为zoo.cfg
然后克隆2份

1.确定主节点Namenode和从节点Datanode的ip, (root用户下关闭防火墙)

主节点: master 192.168.137.200
vi /etc/hosts
添加其他节点的内容
所有节点的hosts文件:
添加数据如下
master 192.168.137.111
worker2 192.168.137.110
worker1 192.168.137.112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数据如下
NETWORKING=yes
HOSTNAME=master
slaver的network文件:
修改数据如下
NETWORKING=yes
HOSTNAME=slaver
slaver2的network文件:
修改数据如下

NETWORKING=yes

主节点备份:worker2 192.168.137.201
从节点:worker1 192.168.137.202

2.修改所有节点的 /etc/hosts文件 配置域名解析--并配置IP
3.修改各个节点节点名称
主节点的network文件:

HOSTNAME=slaver2

4.修改zoo.cfg
tickTime:CS通信心跳时间(client到server :客户端到服务端的心跳时间).
zookeeper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起一个请求.tickTime为毫秒

默认2000(2秒)

initLimit:LF初始通信时限(L代表leader,F代表Follower)集群中的F服务器与L服务器之间初始连接时能容忍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initLimit*tickTime超过这个时长意味着启动失败)initLimit=5

syncLimit:LF同步通信时限。集群中的F服务器与L服务器之间请求和应答之间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通信时超过这个数量可能就认为服务器挂掉了)

dataDir:数据文件目录。

clientPort:客户端链接端口。Zookeeper会监听这个端口接收客户端访问请求。

服务器名称与地址:集群信息(服务器编号,服务器地址,LF端口,选举端口)

server。N=YYYY:A:B

并在zookeeper下创建一个data文件夹新建一个myid文件,内容分别为:1,2,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