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20绘图过程
前段时间用AD20设计好的电路板今天拿到了实物,本来还是有点成就感的,但是调试的时候发现了一大堆问题,最后在师傅的帮助下才把板子调通。
一、调试设备
1.万用表
2.示波器、探头
3.直流电源
4.电路导线
5.剥线钳
二、出现问题
1.丝印看不清
虽然在AD里可以通过缩放的方式可以看清丝印字符,但当拿到实物后发现,由于电路板尺寸为半径18mm大小的圆板,丝印根本看不清楚。因此一定要根据板子大小和字符适当设置丝印长宽比例。(下图为修改前的AD图和修改后的实物图,修改前的实物图找不到了)。
**解决方法:修改丝印宽度和高度之间的比例。
修改前AD图(高度0.4mm,宽度0.1mm):
修改后实物图(高度0.4mm,宽度0.05mm)
2.元器件管脚定义错误
不知道什么原因AD,在原理图更新到PCB电路过程中,隔离电源VRB2424S-10WR3和ADM2682EBRIZ等元器件的管脚定义消失,导致布线时管脚之间没有连线,布线时也没注意引脚没定义。最后在实物调试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1)VRB2424S-10WR3
由于疏忽大意,错把管脚5的NC当成了GND,把管脚7进行了悬空,导致在实物调试的时候发现隔离电源和的输出时出现问题。
数据手册管脚定义
PCB管脚定义
(2)ADM2682EBRIZ
在布线时没注意管脚2和管脚15没有定义,导致在实物调试的时候发现该模块的输出有问题。
数据手册管脚定义
PCB管脚定义
解决方法:(1)使用跳线,将VRB2424S-10WR3管脚5和管脚7进行相连,修改后能够正常工作。****(2)使用跳线,将ADM2682EBRIZ的管脚2和管脚7相连,管脚10和管脚15相连,修改后能够正常工作。
3.电路板未共地
由于为电路板预留的尺寸大小仅有半径18mm,一个电路板无法放下所有元器件,因此采用排针连接两个PCB来Layout。由于排针上没有定义GND,导致上下两个电路板没有共地,最后通过跳线的方式来解决的这个问题。
4.光耦没有进行隔离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了以上三种问题后,对PCB进行了再次检查,发现光耦的管脚3之前也没有进行定义,但根据手册直接将其定义为了GND,导致光耦地没有进行隔离,而是与PCB共地了。尽管这没有影响PCB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光耦的原理和特性:通过光信号传输来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从而有效地隔离噪声、抑制电磁干扰。我猜想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对PCB的功能造成影响:信号短路或相互干扰、电气隔离失效等。
修改前:
修改后:
解决方法:对光耦进行隔离。
三、测试过程
1.关键点位的输出电平
2.测试关键点位之间电阻值
2.测试关键点位之间电阻值
四、总结
经过这次PCB实物的调试,发现AD画图和布线一定需要仔细检查,并且理论预期和实际结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许多在AD上看不出来的错误,在实际调试中都会暴露出来。因此在使用AD20进行PCB布线时,一定要将不太熟悉的元器件的数据手册仔细阅读,以防在管脚连接上出错,并且要结合电路板、元器件实际的作用和电气特性,仔细考虑单片机引脚需要输出/输入什么信号,再仔细地布线,防止出现错误。(PS:布线不好,调试电路板真的太花时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