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化列表

文章讲述了C++中对象初始化的两个阶段,强调了初始化列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处理常量成员、引用类型和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时。成员变量按照它们在类中的声明顺序进行初始化,而不依赖于初始化列表的顺序。此外,示例展示了如何正确和错误地使用初始化列表,包括对引用、默认成员初始化器和嵌套类型的处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初始化列表

1.对象初始化分两个阶段:

首先按声明顺序初始化成员、然后执行构造函数函数体;

2.必须使用初始化器列表的时候

除了性能问题之外,有些时候初始化器列表是不可或缺的,以下几种情况时必须使用初始化器列表:
1.常量成员,因为常量只能初始化不能赋值,所以必须放在初始化器列表里面
2.引用类型,引用必须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并且不能重新赋值,所以也要使用初始化器
3. 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类型,使用初始化器列表可以使用有参构造函数初始化

3.成员变量声明的顺序

成员是按照他们在类中声明的顺序进行初始化的,而不是按照他们在初始化器列表出现的顺序初始化的:
class foo {
public:
int i ;
int j ;
foo(int x):i(x), j(i){}; // ok, 先初始化i,后初始化j
};
再看下面的代码:
class foo
{
public:
int i ;
int j ;
foo(int x):j(x), i(j){} // i值未定义
};
这里i的值是未定义的因为虽然j在初始化器列表里面出现在i前面,但是i先于j定义,所以先初始化i,而i由j初始化,此时j尚未初始化,所以导致i的值未定义。一个好的习惯是,按照成员声明的顺序进行初始化。
struct S {
       int n; // 非静态数据成员
       int& r = n; // 引用类型的非静态数据成员; =默认构造
       int a[2] = { 1, 2 }; // 带默认成员初始化器的非静态数据成员(C++11)
       std::string s{ 'H','C' }; // 带默认成员初始化器
       struct NestedS {
              std::string s;
              NestedS(std::string s = string(3,'a')) {
                      this->s = s;
                      cout << s << endl;
              } //构造函数
       } d5; // 具有嵌套类型的非静态数据成员
       const char bit :2; // 2 位的位域, const 初始化
       S() :n(7), bit(3) {
              cout << n << endl;
              cout << d5.s<<endl;
       } // ":n(7),bit(3)" 是初始化器列表; "{}" 是函数体
       S(int x):n{x},bit(3) {}//n{x}等价于n(x)
};
int main()
{
       
       S s; // 调用 S::S()
       S s2(10); // 调用 S::S(int)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