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据库和缓存(比如:redis)双写数据一致性问题,是一个跟开发语言无关的公共问题。尤其在高并发的场景下,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我很负责的告诉你,该问题无论在面试,还是工作中遇到的概率非常大,所以非常有必要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从浅入深,跟大家一起聊聊,数据库和缓存双写数据一致性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坑,以及最优方案是什么。
1. 常见方案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缓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查询的性能。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这样使用缓存的:
- 用户请求过来之后,先查缓存有没有数据,如果有则直接返回。
- 如果缓存没数据,再继续查数据库。
- 如果数据库有数据,则将查询出来的数据,放入缓存中,然后返回该数据。
- 如果数据库也没数据,则直接返回空。
这是缓存非常常见的用法。一眼看上去,好像没有啥问题。
但你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如果数据库中的某条数据,放入缓存之后,又立马被更新了,那么该如何更新缓存呢?
不更新缓存行不行?
答:当然不行,如果不更新缓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决定于缓存的过期时间),用户请求从缓存中获取到的都可能是旧值,而非数据库的最新值。这不是有数据不一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