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各位技术老铁们!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闪亮亮的前端框架,也不扯高大上的服务网格(虽然它们很酷😎),咱们来扒一扒云原生世界里那个真正默默扛大梁的狠角色—— Containerd!
你肯定用过 Docker,玩过 Kubernetes (k8s),对吧?但你知道吗,当你潇洒地敲下 docker run 或者 k8s 愉快地拉起一个 Pod 时,背后真正干脏活累活的大佬,很大概率就是 Containerd!(对,Docker 自己也用它!而且 Kubernetes 现在默认也爱它爱得不行!)
一、 从 “Docker 的引擎” 到 “所有人的基石”
记得 Docker 早期吗?它几乎就是容器的代名词。但那时,它的内部更像一个 “紧耦合”的单体巨兽。随着容器生态爆炸式发展,大家发现:“诶?我们需要一个更专注、更标准、更通用的底层运行时!” 于是,Containerd 应运而生。
简单说,它是从 Docker 引擎中 “抽离” 出来的核心组件,专门负责一件事:容器生命周期管理(创建、启动、停止、删除、监控、资源隔离… 等等等等)。然后,它在 2017 年加入了 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正式成为云原生生态的 “官方基石” 之一!这步棋,超级关键!!!
二、 Containerd 的核心定位:纯粹的容器运行时
重点来了(敲黑板!!!):
- 它不是 Docker 的替代品! Docker 是一个更上层的客户端工具链和 UX 体验,它可以用 Containerd 作为底层运行时(现在默认就是),也可以用其他运行时(历史上用过
runc更直接)。 - 它是 Kubernetes 的默认运行时! 从 k8s 1.22 开始(具体版本可能有出入,但趋势非常明显),Containerd 已经成为 k8s 集群默认推荐的容器运行时,替代了之前的 Docker Engine (dockershim)。为啥?稳定、高效、轻量、标准化!
- 专注、专注、再专注! Containerd 的核心职责就是管理容器和容器镜像。它不负责构建镜像(那是
Buildkit的活儿)、不处理高层网络(那是 CNI 插件的活儿)、也不搞高级编排(那是 k8s 的活儿)。它就干好运行时这一件事! 这种单一职责原则让它贼可靠。
想象一下:Containerd 就像是汽车引擎。你开车(Docker 客户端 / k8s)的时候,不会直接去捣鼓引擎内部的活塞和火花塞,你只需要踩油门(下发命令)。引擎默默地、可靠地把燃油(容器镜像)转化成动力(运行的容器)。它就是那个藏在引擎盖下,轰鸣着驱动一切的家伙!
三、 庖丁解牛:Containerd 的架构长啥样?(通俗版!)
别被“架构”吓到!我们尽量人话解释。Containerd 的设计非常模块化,遵循 “客户端 -> 服务端 -> 底层运行时” 的分层思想:
-
客户端 (Client):
- 这就是你(或者 Docker、k8s kubelet)用来跟 Containerd 对话的“嘴巴”。你用 gRPC API(一种高效的通信协议)告诉它你想要干啥(启动个容器?删个容器?拉个镜像?)。
- 常用客户端:
ctr(Containerd 自带的命令行工具,做实验神器!)、Docker CLI、k8s kubelet。
-
Containerd 守护进程 (
containerd):- 这位是大总管中央枢纽。它接收客户端的 gRPC 请求。
- 它管理着核心对象:镜像(Images) 和 容器(Containers)。
- 它负责镜像的拉取、存储、管理(镜像存储在它的
content store,snapshotter管理容器运行时的文件系统层)。 - 它自身并不直接接触内核创建容器!(这点很重要!)它会调用下一层——运行时(Runtime)。
-
运行时 (Runtime) & Shim:
- 这是 Containerd 真正干活的手臂!它通过一个叫
containerd-shim的组件来管理实际的容器进程。 - 核心流程(超级重要!!!):
containerd大总管决定要创建一个容器。- 它启动一个
containerd-shim进程,告诉它:“兄弟,去,按这个规格说明书(OCI Spec),用runc(或其他兼容 OCI 的运行时)给我创建并运行一个容器!” containerd-shim领命,调用runc。runc这个标准苦力工撸起袖子,调用 Linux 内核能力(cgroups, namespaces 等等),真正地把容器进程创建出来跑起来。- 容器跑起来后,
runc的使命就基本结束了。 - 关键来了:
containerd-shim会留下来,成为容器进程的父进程! 为啥???- 保持标准 I/O 流(stdin/stdout/stderr)畅通:这样你才能
docker logs看到输出啊! - 托管孤儿进程:避免容器内的进程变成没人管的“孤儿”。
- 报告退出状态:容器挂了,得有人告诉大总管为啥挂、啥时候挂的呀!
- 解耦升级:就算
containerd大总管本身挂了或者要升级重启,容器进程由shim父进程罩着,完全不受影响!(这个设计简直绝了!!!保证了高可用性)
- 保持标准 I/O 流(stdin/stdout/stderr)畅通:这样你才能
- 这种
containerd->shim->容器进程的结构,使得 Containerd 可以非常稳定和灵活地管理大量容器。
- 这是 Containerd 真正干活的手臂!它通过一个叫
-
OCI (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
- 这是容器世界的基础“宪法”!它定义了两个核心规范:
- OCI Runtime Spec (运行时规范): 规定像
runc这样的底层运行时应该如何创建和运行一个容器(配置文件格式、运行环境要求等)。 - OCI Image Spec (镜像规范): 规定容器镜像的格式(layout、manifest、config、layers)。
- OCI Runtime Spec (运行时规范): 规定像
- Containerd 完美兼容 OCI! 它使用符合 OCI Runtime Spec 的运行时(默认是
runc),处理符合 OCI Image Spec 的镜像。这就是它能在不同平台(Docker, k8s, 各种云)间无缝切换的根基!标准万岁!
- 这是容器世界的基础“宪法”!它定义了两个核心规范:
四、 Containerd vs. Runc:谁是谁?
经常容易混淆这对兄弟:
runc: 它是参考实现,是直接调用 Linux 内核功能(clone(),setns(), cgroups 接口等)创建并运行单个容器进程的命令行工具。它严格遵守 OCI Runtime Spec。它只负责容器生命周期的create -> start -> delete这一小段。它本身没有守护进程,是一次性的。Containerd: 它是一个长期运行的守护进程 (daemon)。它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完整的功能(镜像管理、存储管理、高级生命周期管理、事件、监控指标等)。它通过调用containerd-shim来管理runc(或其他运行时)执行容器操作。它更像是runc的上层管理和抽象层,负责调度、管理、监控成千上万个容器进程。
打个比方:
runc是熟练的砌砖工人(按照图纸砌一堵墙/启动一个容器)。Containerd是整个工地的项目经理(管理所有的砖、图纸、协调多个砌砖工人、监控每个墙的进度和状态、和开发商/建筑师沟通)。
五、 为什么 Kubernetes 爱上了 Containerd?(它好在哪?)
Kubernetes 抛弃 Docker Engine (dockershim) 拥抱 Containerd,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哥们儿有几把刷子:
- 更轻量!更快!更省资源!
- 剥离了 Docker 的那些非运行时功能(构建、高级网络、Swarm等),Containerd 本身瘦身成功!启动更快,内存占用更低。这在运行海量容器的 k8s 集群里,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的服务器成本啊!
- 更稳定!更可靠!
- 架构清晰,职责单一,模块化设计。
shim机制保证了即使containerd主进程有问题(比如升级重启),容器业务也能不中断运行!这对于生产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 架构清晰,职责单一,模块化设计。
- 原生支持 CRI (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
- CRI 是 Kubernetes 定义的一套容器运行时接口标准。Containerd 通过内置的
cri插件,完美实现了 CRI。kubelet 直接通过 CRI 标准接口跟 Containerd 对话,整个过程更直接、高效、标准化。而 Docker Engine 需要额外一层dockershim来适配 CRI,这层多出来的转换本身就增加了复杂度和潜在故障点。(现在dockershim已被移除!)
- CRI 是 Kubernetes 定义的一套容器运行时接口标准。Containerd 通过内置的
- 更开放!更符合云原生理念!
- 作为 CNCF 毕业项目,Containerd 的设计哲学深深植根于云原生生态(模块化、标准化、可插拔)。它更容易与其他云原生组件(如 CNI 网络插件、CSI 存储插件等)集成协作。
- 活跃的社区 & 广泛的采用!
- CNCF 背书,大厂(Docker, Google, AWS, Azure, Alibaba…)共同维护,社区活力满满!除了 k8s,它也是各大云托管 K8s 服务 (GKE, EKS, AKS…) 和 Docker Desktop 的默认或推荐运行时。选择它,就是选择了生态!
六、 开发者/运维:Containerd 与我何干?
可能你会想:“我又不直接写 Containerd 代码,知道那么多干嘛?” 关系大了去了!
- 故障排查的利器:
- 当你的 k8s Pod 卡在
ContainerCreating或者莫名其妙退出时,不懂 Containerd 的日志(通常是/var/log/containers/或journalctl -u containerd)和它的工作流程(比如ctr工具),排查就像抓瞎!理解containerd->shim->runc的流程,能让你更快定位问题到底出在哪一层(镜像拉取失败?runc启动报错?shim挂了?)。
- 当你的 k8s Pod 卡在
- 性能调优的视角:
- 容器启动慢?资源消耗异常高?理解 Containerd 的镜像存储 (
snapshotter,默认是overlayfs)、容器生命周期管理开销,才能找到真正的瓶颈。比如,overlayfs的层数是不是太多了?
- 容器启动慢?资源消耗异常高?理解 Containerd 的镜像存储 (
- 安全加固的入口:
- 配置 Containerd 的
toml配置文件 (/etc/containerd/config.toml) 是安全加固的重要环节!比如:- 配置镜像仓库的 TLS 认证、认证信息 (
auths)。 - 启用和配置用户命名空间 (
userns) 增强隔离。 - 限制容器的默认能力 (
default_capabilities),减少攻击面。 - 配置合适的
seccomp和AppArmor/SELinux配置文件。 - 选择合适的
runtime(比如更安全的crun,kata-containers等)。
- 配置镜像仓库的 TLS 认证、认证信息 (
- 不了解 Containerd,怎么配?!
- 配置 Containerd 的
- 理解 Docker 的现在:
- 还在用 Docker Desktop?它底层早就换成 Containerd 啦!
docker info看看输出,是不是写着containerd?理解 Containerd,更能理解现代 Docker 的行为。
- 还在用 Docker Desktop?它底层早就换成 Containerd 啦!
七、 上手摸一摸!(极简版)
理论说了一大堆,不摸一下怎么行?假设你有一个装了 Containerd (并且配置了 cri 插件) 的 Linux 环境:
-
查看 Containerd 版本:
containerd --version -
使用
ctr(Containerd 自带的命令行工具)拉取镜像:sudo ctr images pull docker.io/library/nginx:alpine # 注意:`ctr` 默认需要 root 或者 containerd 组权限。它不处理镜像仓库认证的方式和 docker 略有不同(通常在配置文件中配好)。 -
列出本地镜像:
sudo ctr images ls -
运行一个容器:
sudo ctr run --rm -t docker.io/library/nginx:alpine my-nginx # 这会运行一个名为 `my-nginx` 的容器。`--rm` 表示退出后自动删除容器。`-t` 分配一个伪终端。 # 按 `Ctrl+C` 或 `Ctrl+PQ` (如果前台运行) 退出。 -
查看运行中的容器:
sudo ctr containers ls -
查看容器内的进程:
sudo ctr task ls # 容器在 `ctr` 里被拆分成 `container` (静态配置) 和 `task` (实际运行进程)。
当然,ctr 的功能远不止这些(管理命名空间、快照、任务等),但日常管理容器,你可能更习惯于通过 crictl (Kubernetes CRI 工具) 或者 nerdctl (兼容 Docker CLI 体验的 Containerd 客户端) 来操作,它们对用户更友好,屏蔽了一些 Containerd 内部的复杂性。
重点体验: 感受一下它的速度和命令的直白(相比 Docker CLI,ctr 更底层一些)。理解你在 ctr 里操作的镜像和容器,就是 kubelet 通过 CRI 操作的底层对象!
八、 总结:低调的心脏,云原生的脉搏!
Containerd 绝不是最闪耀的那个名字,但它绝对是现代容器技术栈中最坚实、最核心的心脏。它完美诠释了云原生的精髓:专注、模块化、标准化、高效、可靠。
从 Docker 的引擎舱里独立出来,到成为 Kubernetes 默认的驱动力,再到支撑起庞大的云服务,Containerd 的崛起是技术演进的必然选择。理解它,对于深入掌握容器技术、玩转 Kubernetes、高效运维云原生应用,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下次当你看到容器在跑,别忘了向这位幕后英雄—— Containerd —— 默默致敬!它可能不显山露水,但没有它,整个云原生世界可能就转不动了!🚀
(完)
14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