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构设计
文章平均质量分 77
linnet200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用模块耦合的理论确定控制模块的同步
用模块耦合的理论确定控制模块的同步 一、模块耦合的一般理论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耦合有三种类型:(1) 数据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耦合。(2) 控制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传递对运行过程有影响的控制信号。下层模块执行校验功能,校验结果的控制信号传回上层模块,以控制其他模块的运行。如数据正确,调用正原创 2006-07-07 11:50:00 · 3016 阅读 · 0 评论 -
面向模式构建软件系统架构
架构是一个软件系统中的核心元素,是系统中最难改变的部分,也是构建软件系统中其他部分所依赖的基础,因此系统架构的好坏会从根本上决定基于这个架构所构建的软件系统的质量。系统架构的构建一直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即便对于很有经验的系统架构师也是如此。但是,模式以及模式语言的提出给出了一条构建系统架构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论述,并以一个著名的单元测转载 2006-07-07 11:26:00 · 1005 阅读 · 0 评论 -
系统构架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些必要性因素
本文从程序的运行时结构和源代码的组织结构两个方面探讨了系统构架设计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列举了系统构架设计文档应考虑的一些问题。约公元前25年,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说:“理想的建筑师应该既是文学家又是数字家,他还应通晓历史,热衷于哲学研究,精通音乐,懂得医药知识,具有法学造诣,深谙天文学及天文计算。”(好难哪,软件构架设计师的要求呢?大家好好想想吧。)关键字:系统构架、设计、考虑、因素 本文目录转载 2006-07-07 11:27:00 · 1603 阅读 · 0 评论 -
COM组件技术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日益流行,这里我吧自己在学校时整理的关于COM的一些东西献给大家,供初学者参考.一.组件(COM),是微软公司为了计算机工业的软件生产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方式开发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在COM构架下,人们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功能专一的组件,然后将它们按照需要组合起来,构成复杂的应用系统。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将系统中的组件用新的替换掉,以便随时进行系统的升级和定制;可以在原创 2006-07-11 16:37:00 · 320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