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机器人
一开始潘晶打算将这套底盘售卖给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院校供研究使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科研的市场并不是很大。为了进一步商业化,团队又陆续开发了应用于餐厅、博物馆等场景的导引服务机器人,但大部分的终端消费场景都不是标准化场景,潘晶认为在这一阶段转向服务机器人不可行。
到了2016年,一份普華永道针对医疗机器人的行业调研报告吸引了潘晶的注意。报告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60岁及以上人群会从2015年的9亿增长至2030年的14亿,增长速率将达到56%,由此带来对医护人员的巨大需求。但是医护人员的增速却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2、专利数据库
所以PatSnap第一步是先把数据库做起来,以专利检索为切入口。
全球的专利文献都是以纸质文本的形式保存在各国专利机构中,或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在它们的网站上。但要在浩瀚的文献库中检索到“有用”的专利文献,难度远远超过在网络上搜索一件产品或一家公司。而且很多专利申请都有一个拗口的标题,要准确找到它们是一件“技术活”,如一款图片特效工具,对应的专利名称可能是“一种数字图像蜡笔特效的快速生成方法”。如果以关键词“蜡笔特效”检索,会搜索出很多和美术相关的专利,说不定还有玩具“蜡笔小新”。
3、WePhone创始人之死
这种孤独或许很多程序员都能够体会。工作时间长、社交圈子小、与人相处经验不够等都是导致孤独的原因。据黎志伟介绍,程序员的工作通常以周为单位分配,任务量非常饱和,即使任务做完还要花大量时间处理bug,每天的工作时长可以达到14到1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