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V信号量

头文件:

sys/sem.h

查看:

ipcs

信号量获取:

int  semget(key,nsems,semflg);

key:

命名信号量。

IPC_PRIVATE 和 ftok()两种方式。

nsems:

信号量数目。

非0——新建的信号量的数量。

0———获取信号量(打开时填0)

semflg:

IPC_CREAT————————创建信号量,已存在时不出错(创建无效)。

IPC_CREAT|IPC_EXEC——创建信号量,已存在时出错。

IPC_CREAT|0644——————正常创建格式(后面为mode格式)。

返回值:

非负整数——信号量标识

-1—————失败


信号量操作:

int semop(int semid,struct sembuf* sops,size_t nsops);

semid:

信号量标识。

sops:

信号量结构体:

sem_nun——信号量下标,从0开始。

sem_flg——内核处理IPC_NOWAIT;0;SEM_UNDO(进程结束时,相应的操作将被取消;进程没有释放该信号量而终止时,操作系统释放信号量)。

PV操作——P(等待)操作为-1;V(发送)操作为1。

nsops:

semops大小。


信号量控制:

int semctl(semid,nsem,cmd,……);

nsem:

信号量下标。

cmd:

SETVAL——设置信号量的值

GETVAL——获取信号量的值

IPC_RMID——删除信号量

代码:

创建信号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em.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key_t key = ftok(argv[1],1);
	if(-1 == semget(key,1,IPC_CREAT|0644)){
		perror("semget err");
		return 1;
	}
}

删除信号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sem.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key_t key = ftok(argv[1],1);
	int semid;
	if((semid = semget(key,0,O_RDWR))==-1){
		perror("semget err");
		return 1;
	}
	if(-1 == semctl(semid,0,IPC_RMID)){
		perror("semctl err");
		return 1;
	}
}


亲缘间信号量的创建和使用: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sem.h>
#include <unistd.h>

void sem_p(int semid){
	struct sembuf buf;
	buf.sem_num = 0;
	buf.sem_op = -1;
	buf.sem_flg = 0;
	semop(semid,&buf,1);
}
void sem_v(int semid){
	struct sembuf buf;
	buf.sem_num = 0;
	buf.sem_op = 1;
	buf.sem_flg = 0;
	semop(semid,&buf,1);
}

union semun{
	int val;
};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int semid  = semget(IPC_PRIVATE,1,IPC_CREAT|0644);
	union semun un = {1};
	if(-1 == semctl(semid,0,SETVAL,un)){
		perror("semctl err");
		return 1;
	}
	if(-1 == semid){
		perror("semget err");
		return 1;
	}

	fork();
	int i=0;
	for(;i<5;i++){
		sem_p(semid);
		printf("PID:%d,enter\n",getpid());
		sleep(1);
		printf("PID:%d,do something\n",getpid());
		printf("PID:%d,leave\n",getpid());
		sem_v(semid);
	}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POSIX信号量和System V信号量的区别及用法的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它们在Unix/Linux系统中的位置。 POSIX信号量和System V信号量都是用于进程间同步的机制,但它们的实现和用法有所不同。根据引用[2],信号量常用于互斥(mutual exclusion),所以可能需要从互斥的角度比较两者的应用场景。 首先,POSIX信号量有两种类型:命名信号量和匿名信号量。命名信号量可以在不同进程之间共享,通过名字来标识,而匿名信号量通常用于线程间,或者通过共享内存用在进程间。System V信号量则属于更传统的IPC机制,通常通过一个键值(key)来标识,并且支持信号量集,可以一次性操作多个信号量。 接下来是接口差异。POSIX信号量使用sem_open、sem_wait、sem_post等函数,而System V使用semget、semctl、semop。POSIX的接口更符合现代编程习惯,可能更易用。System V的接口相对复杂,但功能更强大,比如支持原子操作多个信号量。 在持久性方面,System V信号量默认是内核持续的,即使进程结束也会保留,除非显式删除。而POSIX命名信号量也有类似的持久性,但匿名信号量可能依赖于共享内存或文件的存在。 权限管理上,System V信号量在创建时需要设置权限标志,而POSIX信号量可能继承文件系统的权限,尤其是在使用命名信号量时,这涉及到文件系统的访问控制。 错误处理方面,POSIX信号量函数在错误时通常返回-1并设置errno,而System V的函数可能通过返回值来指示错误,需要检查全局变量errno。此外,POSIX信号量支持更多的实时选项,比如超时等待,而System V可能需要额外的实现。 性能上,POSIX信号量通常被认为更轻量,特别是在多线程环境中,而System V信号量因为更复杂的功能可能在性能上稍逊一筹,但具体可能因实现而异。 应用场景方面,POSIX更适合于多线程或需要简单同步的情况,而System V适用于需要复杂操作的进程间同步,比如需要同时调整多个信号量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中的内容,比如引用[2]提到信号量用于互斥,这可能适用于两种信号量,但具体实现方式不同。而引用[3]中的结构体可能不直接相关,但需要确认是否有其他引用被误用。 最后,应该总结两者的区别,并给出使用建议,帮助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同时确保回答符合格式要求,使用正确的LaTeX语法,比如变量用$...$,独立公式用$$...$$,并生成相关问题。</think>### POSIX信号量与System V信号量对比 #### 1. **设计目标与标准** - **POSIX信号量**: 遵循POSIX标准,设计更现代化,接口简洁,支持线程和进程间同步[^2]。 - **System V信号量**: 属于传统UNIX System V IPC机制,功能更复杂,支持信号量集(一次操作多个信号量)。 #### 2. **接口差异** - **POSIX信号量**: - 命名信号量:通过`sem_open`创建,`sem_wait`/`sem_post`操作,`sem_close`/`sem_unlink`释放。 - 匿名信号量:通过`sem_init`初始化(需配合共享内存用于进程间)。 ```c sem_t *sem = sem_open("/named_sem", O_CREAT, 0644, 1); // 初始值为1 sem_wait(sem); // 进入临界区 sem_post(sem); // 退出临界区 ``` - **System V信号量**: - 使用`semget`创建信号量集,`semop`操作信号量,`semctl`控制。 ```c key_t key = ftok("/tmp", 'A'); int semid = semget(key, 1, IPC_CREAT | 0666); struct sembuf op = {0, -1, 0}; // 对第0个信号量执行-1操作(P操作) semop(semid, &op, 1); ``` #### 3. **功能特性** - **原子操作多个信号量**: System V支持通过`semop`一次性操作多个信号量,保证原子性,而POSIX需手动实现。 - **超时等待**: POSIX支持`sem_timedwait`实现超时等待,System V需依赖其他机制(如信号)。 #### 4. **持久性与生命周期** - **POSIX命名信号量**: 与文件系统关联,需显式调用`sem_unlink`删除。 - **System V信号量**: 需调用`semctl(..., IPC_RMID)`删除,否则持续存在于内核。 #### 5. **权限管理** - **System V**: 通过`semget`的权限标志(如`0666`)控制访问。 - **POSIX命名信号量**: 依赖文件系统权限(如`/dev/shm`目录下的文件)。 #### 6. **性能** - **POSIX信号量**通常更轻量,适合高并发场景(如多线程)。 - **System V信号量**因功能复杂,性能略低,但适合需要复杂同步的进程间通信。 --- ### 应用场景 1. **POSIX信号量**: - 多线程同步(匿名信号量)。 - 简单进程间同步(命名信号量)。 2. **System V信号量**: - 需要同时操作多个信号量的场景(如资源池管理)。 - 需要持久化信号量状态的场景。 --- ### 总结对比表 | 特性 | POSIX信号量 | System V信号量 | |---------------------|--------------------------|---------------------------| | **标准** | POSIX | System V IPC | | **接口复杂度** | 简单 | 复杂 | | **信号量集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 **超时等待** | 支持 | 不支持 | | **持久性** | 依赖文件系统 | 内核持续 | | **典型应用** | 多线程/简单进程同步 | 复杂进程间同步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