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分区

磁盘结构与启动流程

在PC中常见的磁盘接口有IDE和SATA两种,现在的PC基本上都是SATA接口了,较老的可能还是IDE接口。在IDE接口中,各个磁盘分区的名字就是hda1,hda2这种形式;在SATA接口中,各个磁盘分区的名字就是sda1,sda2这种形式。

磁盘主要由盘片、机械手臂、磁头和主轴马达等组成。关于磁盘有一些常用的单位名词,例如扇区、磁道、柱面等,如图1所示。其中扇区是磁盘的基本单位,每个扇区的大小是512字节;处在同一个半径圈的扇区组成了磁道;在一个盘片中,最外侧的是磁道0,然后是磁道1,磁道2,依次递增。各个不同盘片的同一磁道组成了一个柱面,柱面是进行磁盘分区的最小单位。

图1 磁盘示意图

在磁盘的众多扇区中,第一个扇区是最为重要的。第一个扇区主要包含了主引导分区和分区表两个重要的部分。主引导分区(Master Boot Record,MBR)的大小为446字节,其中安装了引导加载程序;分区表中则记录了整个硬盘分区的状态,大小为64字节,分区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磁盘分区示意图

由于分区表只有64字节大小,因此只能将磁盘分为四个记录区,这四个分区成为主分区,但是四个分区有时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太少了,因此又有了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扩展分区的基本思想是:既然第一个扇区的分区表只能记录四条数据,那么是否可以利用额外的扇区来记录更多的分区信息呢?扩展分区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扩展分区示意图

在图3中,P1称为主分区,P2称为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本身不能被拿来格式化,扩展分区可被继续分割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可以被格式化。以SATA格式为例,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范围只能是sda1~sda4,逻辑分区的范围是从sda5开始。由于逻辑分区是依赖于扩展分区而存在,因此一旦扩展分区被损坏,那么所有逻辑分区将被删除。

系统刚启动时的流程:

1.BIOS: 开机主动执行的韧体,会认识第一个可开机的设备;

2.MBR:第一个可开机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内的主引导分区块,内包含引导加载程序;

3.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一支可读取内核文件来读取的软件;

4.内核文件:开始操作系统功能;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的主要功能:

1.提供菜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选择,这也是多重引导的重要功能;

2.载入内核文件:直接指向可开机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3.转交其他loader:将引导加载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这也是能实现多系统的原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