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量前加0代表是8进制。
2.构造函数声明的规则:按照使用的方式来声明。任何C声明都由两部分组成:类型及类似表达式的声明符(declarator)。
3.库函数strlen( ) 技术参数中字符串所包含的字符串数目是不包含作为结束标志的空字符串的。即如果strlen
( s ) 的值是n,那么字符串实际需要n+1个字符的空间。
4.作为参数的数组声明
我们没有办法将一个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直接传递。数组名会被转为指向该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
int strlen(char s[]){}
与下面的写法完全相同:
int strlen(char* s){}
但其它地方就未必相同了。
下面两 个语句是完全不同的。
extern char *a;
extern char a[];
下面则是一样的
main(int argc, char* argv[]){}
main(int argc, char** argv){}
例如:
char *a="ABCDEF";
char b[]="ABCDEF";
然后在主函数中声明:
extern char a[];
extern char *b;
定义a时,a存储的字符串常量的地址。当以extern char a[];声明外边变量a时,编译器在文件中寻找到变量a,并
认为a是char数组类型。a中本来存储的"ABCDEF"的地址,现在编译器却把a当作char数组(就是取了a地址的值当做字符的值,但是a本身就是个地址),所以把a中存储的地址翻译成字符,如果没有对应的字符,应该就乱码了。
定义b时,b是作为字符串数组的首址。当以extern char *b;声明外部变量b时,编译器在中寻找到变量b,并认为b是char*类型(把b当成行指针,所以取b值时就是整个字符串)。所以把"ABCD"当作地址,并访问这个地址,所以出现内存访问出错。
声明和定义一定要以相同的形式出现。
5.
float *g(), (*h)();
g是一个函数,该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为指向浮点数的指针。 h是一个函数指针, h所指向函数的返回值为浮点类型。()的优先级高于*。
因为float (*g)();表示g是一个指向返回值为浮点类型的函数的指针。所以(float (*)())表示一个“指向返回值为浮点类型的函数的指针”的类型转换符。
(*(void(*)())0)(),这是在C陷阱与缺陷中,关于解决计算机开机启动后,硬件读取首地址为0位置的子例程的代码。
第一步:假定fp是一个函数指针,那么如何调用fp所指向的函数呢?调用方法:*fp)();
因为fp是一个函数指针,那么*fp就是该指针所指向的函数,所以(*fp)()就是调用该函数的方式。ANSIC标准允许程序员将上式简写为fp(),但是一定要记住这种写法知识一种简写形式。
现在,剩下的问题就只是找到一个恰当的表达式来替换fp。我们将在分析的第二部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C编译器能够理解我们大脑中对于类型的认识,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写:
(*0)();
上式并不能生效,因为运算符*必须要一个指针来做操作数。而且,这个指针还应该是一个函数指针,这样经运算符*作用后的结果才能作为函数被调用。因此,在上式中必须对0作类型转换,转换后的类型可以大致描述为:“指向返回值为void类型的函数的指针“。
如果fp是一个指向返回值为void类型的函数指针,那么(*fp)()的值为void,fp的声明:void (*fp)();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式来完成调用存储位置为0的子程序:void (*fp)();
(*fp)();//此处假设fp默认初始化为0,这种写法不宜提倡。
这种写法的代价是多声明了一个“哑”变量。
但是,我们一旦知道如何声明一个变量,也就自然知道如何对一个常数进行类型转换,将其转型为该变量的类型:只需要在变量声明中将变量名去掉即可。因此,将常数0转换为“指向返回值为void的函数的指针”类型,可以这样写:
(void (*)())0
因此,我们可以用(void (*)())0来替代fp,从而得到:(*(void (*)())0)();
末尾的分号使得表达式成为一个语句。
当然,以下方式的书写可以使表达更明确:
typedef void (*func)();//定义了一个指向返回值是void类型的函数指针
(*(func)0)(); //用上面的指针实现强制转换
上面大部分是书上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定义一个(*0)();这么一个函数,因为C语言不认识,所以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转换成void类型,故就可以用(void(*)())来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强制类型转换)0)();即(*(void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