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到了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在表单的组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新的表单,表单中包含两个表格。其中的一个表格始终不加载数据。调试的过程中,潜意识也在收集着信息,最后给大脑的意识一个指明,大脑的意识得到这个指明后,经过推理迅速地找到错误的原因:逻辑上一个分支存在二义性:“在作用域内,事件触发的函数,有同名的函数存在",所以一个表格始终不加载数据。因为相同名称的函数是与表格绑定在一起的,手动删除了一个表格的引用后,推理得到了验证。
这时,知识迁移能力开始发挥作用了,大脑中想起了以前别人写的一个代码场景,是采用push的方式来增加页面元素的。
对于表单的元素数组,我开始根据条件,动态地push不同的表格,这样就利用了数组的原理,在页面上消除了事件触发的二义性,因为事件是与特定的数组元素表格绑定在一起的。问题解决了,我感觉到非常开心!
在上述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潜意识的信息收集的能力与意识的逻辑推理的能力结合 《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提升了我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潜意识的能力是巨大的,是需要我们学习和训练的。
这些天,我每天都坚持在个人成长界的微信群中,做阅读之后的1分钟的语音分享。在阅读中与作者的对话,提升着潜意识的认知能力。下面是我的语音分享的文字版,做了简单的整理:
2017年1月2日
在熊猫书院书院的阅读作业《迷人的材料》(马克.米奥多尼克)(卡片作者:张士毅)这本书中,从材料科学的变革性的发展,反思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工业革命的钢材料,发展到信息化时代的硅材料。从不同的视角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在清华大学张守晟教授在《文明之光》(作者:吴军)
的序言中也讲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的主线,有能量和信息两个主线。信息密度的不同导致信息大爆炸。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连接信息孤岛,以非线性的思维去思考 (《复杂性思维》讲到非线性思维)。
2017年1月4日
正如清华大学张守晟教授在《文明之光》(作者:吴军)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讲:宇宙是在大爆炸中产生的,我们应以大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当能量和信息的密度超越临界值时将会产生大爆炸。产生新的能量、新的信息。也正如刘未鹏在《暗时间》这本书的"学习的密度"这一章节中所讲:当我们的专注给我们的潜意识一个足够的力时(专注力),我们的潜意识将会被带入到专注所在的问题特有的轨道(惯性)。
那么我想到,如果我们的潜意识所掌握的信息超越了临界值,也将会产生信息的大爆炸(不是形式上的),投递至意识层面,进而形成了新的认识、新的信息(涌现)。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世界。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去审视、观察这个潜意识世界!
应该相信 ”密度“一词是这一次大脑联想的关键词!
2017年1月5日
在《少有人走的路》(作者 斯科特.派克)这本书中讲到:我们应该面对问题、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使我们走向心智成熟之旅。而在《社会动物》这本书中也引用了古希腊人的一句话:”痛苦是通往智慧的必经之路”。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仅仅存在着恐惧、冲动等不良的情绪,也存在着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之中积累的无穷的人类智慧、也承载着全人类的灵魂。潜意识中的这些观念和情感,可以使我们的大脑产生感情,可以使我们大脑的神经元重组。而爱则是传导这些观念和情感的最佳方式,爱需要行动来表达。
不可否认,潜意识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潜意识需要爱、需要情感。
在分享的过程中,阅读的知识与大脑的知识得到连接和重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述了,使得我们的大脑进一步地思考,使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而内心也感觉到了分享的快乐。感恩这些书的作者,感恩帮助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