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ObjC中对象是存储在堆中的,系统并不会自动释放堆中的内存(注意基本类型例如int,float是由系统自己管理的,放在栈上)
2.我们可以通过dealloc方法来查看是否一个对象已经被回收,如果没有被回收则有可能造成内存泄露。如果一个对象被释放之后,那么最后引用它的变量我们手动设置为nil,否则可能造成野指针错误,而且需要注意在ObjC中给空对象发送消息是不会引起错误的。野指针错误形式在Xcode中通常表现为:Thread 1:EXC_BAD_ACCESS(code=EXC_I386_GPFLT)错误。因为你访问了一块已经不属于你的内存。
3.手动管理内存有时候并不容易,因为对象的引用有时候是错综复杂的,对象之间可能互相交叉引用,此时需要遵循一个法则:谁创建,谁释放。
4.retain,通常用于非字符串对象
-(void)setA:(Car *)a{ if(_a!=a){ [_a release]; _a=[a retain]; } }
copy,通常用于字符串对象、block、NSArray、NSDictionary
-(void)setA:(NSString *)a{ if(_a!=a){ [_a release]; _a=[a copy]; } }
5.autorelease方法不会改变对象的引用计数器,只是将这个对象放到自动释放池中;
6.自动释放池实质是当自动释放池销毁后调用对象的release方法,不一定就能销毁对象(例如如果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器>1则此时就无法销毁);
7.由于自动释放池最后统一销毁对象,因此如果一个操作比较占用内存(对象比较多或者对象占用资源比较多),最好不要放到自动释放池或者考虑放到多个自动释放池;
8.ObjC中类库中的静态方法一般都不需要手动释放,内部已经调用了autorelease方法;
9.不同于XCode4可以在创建工程时选择关闭ARC,XCode5在创建的工程是默认开启ARC,没有可以关闭ARC的选项。
如果需要对特定文件开启或关闭ARC,可以在工程选项中选择Targets -> Compile Phases -> Compile Sources,在里面找到对应文件,添加flag:
打开ARC:-fobjc-arc
关闭ARC:-fno-objc-arc
10.某些具体介绍参考该网址,十分详细http://www.cnblogs.com/flyFreeZn/p/4264220.html
参考网址:http://www.cnblogs.com/kenshincui/p/387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