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一都都在一个社科专业学习,到大一下学期才申请转专业到物联网工程专业,说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其实在大一放假之前,也只是考了一个省级的二级C语言。
大概在暑假的时候,学校里发了通知 - 说是有一个“软考”当时也不知到它是什么,就百度上找了找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一暑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考以下。
软考分初级,中级,高级,在网上看过高级,中级等考试题后,呵呵一笑,哪门是我等屌丝可以考过的!?结合自己还稍微有一点Ç语言基础,果断报考了初级软考的 - 程序员。
1,收集资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材,真题,视频通过某种手段到位。此阶段花费70R左右。从那次后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所有大学的主修专业课,先把答案的PDF搞到手,为了避免麻烦!
2,前期积累
虽然说是初级软考,但就知识广度来说和中级的软件设计师是一样的,计算机原理,数据库,网络,算法,数据结构,知识产权,标准化,多媒体等等。没办法,那就只能是看书看视频了,看完一章,就去做做17年的上午的选择题,下午的题暑假是真心看不下去。
3,学校阶段
开学后离软考也就50天的时间,这个阶段主要是结合以下自己的专业课,继续看书,大概有30天的时间。
4,冲刺阶段
大概还有20天考试的时候,开始疯狂刷题,上午选择题和下午的题一套一套来,那段时间有时间就去刷题了。
5,补漏阶段
还有十天的时候,就主要练下午的题,另外整理错题,把数据结构又看了一回,调剂真的很可怕,白白浪费一年的时间,这些时间只能加倍补上了。考试前5天的时候,C ++的一些语法大致看了一下,毕竟没有学过,虽然下午的C ++的填空主要还是考算法。考试前一天,看了一下ç中指针和数组的关系,之前做下午题的时候总是分不清。
考试的时候是提前一天去的杭电,学校离40多公里真的在早上9点赶不到。上午就那样过去,感觉还可以。下午没有考指针,心中默默高兴,一个小时后基本都填出来了,C ++还是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