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距拍照曝光距离设置

  1.  计算方法

  在给定地面分辨率情况下,能计算相对航高及影像对应的地面长宽。这样,在给定的航向重叠度条件下,能算出曝光距离(曝光距离 = 影像对应地面宽 * (1 - 重叠度))。重叠度相差5%时,对应的曝光距离差约为30m,因此,若GPS的定位精度在30m左右,设定重叠度大于75%,则能满足规范中对重叠度的要求。

  假定曝光时间为1/2000秒时,若飞行速度为33.33m/s(120km/h),则像点位移为0.023像素;通过反算,则像点位移为1像素时,对应的曝光时间为1/166.7s。即对应飞行速度为33.33m/s时,曝光时间小于1/166时,能满足规范要求。在天气状况适合时,在满足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曝光时间。

 -------------------------------

         公式:

         相对航高

                  H = f × GSD / a

         式中:

                  H  ——航摄航高,单位为米(m)

                  f   ——镜头焦距,单位为毫米(mm)

                  a   ——像元尺寸,单位为毫米(mm)

                  GSD ——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m)

         像点位移

                            δ = v × t / GSD

         式中:

                  δ ——像点位移,单位为像素

                  v­ ——飞机飞行速度,单位为米/秒(m/s)

                  t —— 曝光时间,单位为秒(s)

                  GSD——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m)

--------------------------------------------------

         引用规范:

         本文主要参照《CHZ 3005 -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以下条款:

4.1.1.1 相对航高

         相对航高一般不超过1500m,最高不超过2000m。

4.1.3 抗风能力

         b)无人机飞行器航摄系统应具备4级风气象条件下安全飞行的能力。

4.1.4 飞行速度

         航空摄影时巡航速度一般不超过120km/h,最快不超过160km/h。

7.1.1像片重叠度

         像片重叠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航向重叠度一般应为60% ~ 80%,最小不应小于53%;

         b)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15% ~ 60%,最小不应小于8%。

7.2 影像质量

         c) 确保因飞机地速的影响,在曝光瞬间造成的像点位移一般不应大于1个像素,最大不应大于1.5个像素。

2 算例

(1)Canon 5D Mark II 相机

相机安装时,拍摄影像短边方向与飞行方向平行。

相机品牌

相机参数

佳能5D Mark II

CCD尺寸(毫米)

36*24

像元大小(毫米)

0.00641

影像尺寸(像素)

5616*3744

 

焦距       (毫米)

地面分辨率(米)

 相对航高        (米)

影像对应地面长(米)

影像对应地面宽(米)

  飞行速度  (米/秒)

曝光时间(1/秒)

  像点位移(像素)

像点位移为1像素时曝光时间(1/秒)

24

0.2

748.83

1123.20

748.80

33.33

2000

0.023

166.67

35

0.2

1092.04

1123.20

748.80

33.33

2000

0.023

166.67

50

0.2

1560.06

1123.20

748.80

33.33

2000

0.023

166.67

 

焦距       (毫米)

航向重叠80%曝光距离(米)

航向重叠75%曝光距离(米)

航向重叠70%曝光距离(米)

航向重叠80%曝光时间间隔(秒)

航向重叠75%曝光时间间隔(秒)

航向重叠70%曝光时间间隔(秒)

24

149.7600

187.2000

224.6400

4.4928

5.6160

6.7392

35

149.7600

187.2000

224.6400

4.4928

5.6160

6.7392

50

149.7600

187.2000

224.6400

4.4928

5.6160

6.7392

                 

(2)理光 GX 200 相机

相机安装时,拍摄影像长边方向与飞行方向平行。

相机品牌

相机参数

理光

CCD尺寸(毫米)

11.9529*8.9647

 

像元大小(毫米)

0.00328

 

影像尺寸(像素)

3648*2736

    

 

  焦距       (毫米)

地面分辨率(米)

 相对航高        (米)

影像对应地面长(米)

影像对应地面宽(米)

  飞行速度  (米/秒)

曝光时间(1/秒)

  像点位移(像素)

像点位移为1像素时曝光时间(1/秒)

6

0.2

365.85

729.60

547.20

33.33

2000

0.023

166.65

 

  焦距       (毫米)

航向重叠80%曝光距离(米)

航向重叠75%曝光距离(米)

航向重叠70%曝光距离(米)

航向重叠80%曝光时间间隔(秒)

航向重叠75%曝光时间间隔(秒)

航向重叠70%曝光时间间隔(秒)

6

145.9200

182.4000

218.8800

3.2835

4.1044

4.9253

 

### 抓取的技术实现方法 抓取是一种基于固间隔距离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在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以下是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具体方法: #### 1. **义目标与输入** 在实现抓取之前,需明确目标对象及其特征属性。例如,如果是在图像中进行抓取,则可能涉及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计算;如果是时间序列数据,则可能是按固时间步长抽取样本。 对于图像场景下的抓取,可参考人脸解析技术[^4],其核心在于将复杂的目标结构分解为多个子区域,并按照预设规则逐一捕获这些子区域的信息。 #### 2. **算法设计** 抓取的核心依赖于循环迭代机制和空间映射逻辑。以下是一个通用的伪代码框架: ```python def fixed_distance_grab(data, step_size): result = [] start_index = 0 while start_index < len(data): current_data_point = data[start_index] result.append(current_data_point) start_index += step_size return result ``` 上述函数实现了从一维数组 `data` 中以固的步长 `step_size` 提取元素的操作。此方法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比如时间序列采样或二维网格遍历。 #### 3. **多维度扩展** 当面对更高维度的数据集时(如二维矩阵),可以通过嵌套循环完成逐行/列的抓取操作。例如: ```python def grid_fixed_distance_grab(matrix, row_step, col_step): rows, cols = len(matrix), len(matrix[0]) grabbed_points = [] for i in range(0, rows, row_step): for j in range(0, cols, col_step): grabbed_points.append((i, j, matrix[i][j])) return grabbed_points ``` 该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在一个二维矩阵中执行行列方向上的抓取过程。 #### 4. **优化策略** 为了提高效率并减少冗余运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缓存机制或者利用分布式计算平台加速任务执行。特别是在大规模数据环境中,采用 Hadoop 或 Spark 等框架能够显著提升性能表现[^2]。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