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kins打包后直接上传服务器,并且执行提前写好的脚本进行版本更新,具有很大的方便性。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打包进行备份操作,在打包文件增加版本标识等。
需要做的配置包括两个大的步骤,一个是在全局配置中增加服务器配置,配置内容包括名称,IP地址,用户名,密码,主目录等;另一个是在项目中增加项目打包完成后的上传配置,比如需要上传哪些文件,上传的目录,上传完成后需要执行的命令或脚本命令等。
1. 配置上传的服务器
选择"管理Jenkins",再选择"configure system",找到"Publish over SSH"下的"SSH Server",点击"添加"按钮。
填写ssh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特别是需要设置好身份验证,通常是密码验证,最好进行"Test configuration"进行验证测试,确保配置正确。
2. 配置打包后操作
2.1 选择配置好的ssh服务器。
2.2 指定要上传的文件
如果文件名有统一的前缀名,还可以指定需要去掉的前缀。
除了逐个文件指定以外,还可以通过模式匹配的方式指定需要上传的文件。
上述配置采用通配符的方式指定需要上传的文件。这种方式显得更加简洁。
2.3 指定上传路径
如果路径不存在,会自动创建目录。
2.4 上传完成后执行命令
这里执行的命令,可以是linux命令,也可以是编写的脚本命令。
2.5 高级选项
选择该选项,确保上传的文件都在远程目录下,不会在远程目录下继续创建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