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网络为解决比特币拥堵而生,当然也可以用于其他区块链项目,比如我们上篇说的OMG。不过,以太坊也有自己的“闪电网络”,它的名字叫雷电网络。甚至,以太坊除了雷电网络,还有其他类似的技术。我们可以把闪电网络、雷电网络及其他类似技术,统称为“状态通道技术”。
我们回顾下闪电网络的原理就知道,双方构建一条通道,然后双方的状态(在比特币里,仅为账户余额)在通道里刷新,通道关闭后,再将最终状态记录到区块链上。所以,状态通道这个名字还是挺贴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所有的状态通道技术,仅仅是把区块链当做最后的记录手段,而在平时尽量避免“上链”。
继闪电网络后,今天我们稍微来了解下以太坊的雷电网络。
在比特币那里,闪电网络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但以太坊的雷电网络是一个有自己代币(RDN)的ICO项目。从技术上来说,发不发代币并无区别,所以V神也曾质疑过RDN的必要性。不过从通证经济的角度来看,也许有妙用。不过,咱们这里仅了解其技术。
因为以太坊是一个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平台,很多复杂的工作以太坊在底层就已完成了,所以雷电网络的实现其实比闪电网络更简单。雷电网络不像闪电网络,必须依赖多重签名地址予以实现,而是直接靠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来实现。
第一步:在以太坊上布署一个智能合约,理论上来说,既可以每建一个通道,就布署一个合约,也可以为一种代币布署一个合约。前者实现比较简单,但耗费gas太多,后者实现起来复杂一点,但便宜一些。
第二步:通道双方将一定量的代币发送到合约地址进行锁定,构建资金池,在闪电网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