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启动和核心介绍

本文介绍构建Linux内核的常用命令,如makeconfig用于核心配置,makedep寻找依存关系,make生成未压缩的核心vmlinux,makebzImage生成压缩比例更大的核心映象文件bzImage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键字:  

    
  二、 
  构造内核 
  常用命令包括: 
  make config, dep, clean, mrproper, zImage, bzImage, modules, modules_install 
  
  (1) make config 
  核心配置,调用./scripts/Configure 按照arch/i386/config.in 来进行配置。 
  命令执行完后产生文件.config,其中保存着配置信息。下一次再做make config将产生新的.config文件,原.config被改名为.config.old 
  (2)make dep 
  寻找依存关系,产生两个文件.depend和.hdepend。其中.hdepend表示每个.h文件都包含其它哪些嵌入文件。而.depend 文件有多个,在每个会产生目标文件(.o)文件的目录下均有,它表示每个目标文件都依赖哪些嵌入文件(.h)。 
    
  (3)make clean 
  清出以前构核所产生的所有目标文件、模块文件、核心以及一些临时文件等,不产生任何文件。 
  
  (4)make mrproper 
  删除所有因构核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件,及除了做make clean外,还要删除.config,.depend等文件,把核心源码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下次构核时就必须重新配置了。

    
  (5)make, make zImage, make bzImage 
  make: 
  构核。通过各目录的Makefile文件进行。会在各个目录下产生一大堆目标文件,若核心代码没有错误,将产生文件vmlinux,这就是所构的核心。并产生映射文件System.map通过各目录的Makefile文件进行。.version 文件中的数加1,表示版本号(又产生一个新的版本了),让你明白,你已经对核心改动过多少次了。 
  Make zImage: 
  在make的基础上产生压缩的核心映象文件./arch/$(ARCH)/boot/zImage以及在./arch/$(ARCH)/boot/compresed/目录下产生一些临时文件。 
  Make bzImage: 
  在make 的基础上产生压缩比例更大的核心映象文件./arch/$(ARCH)/boot/bzImage以及在./arch/$(ARCH)/boot/compresed/目录下产生一些临时文件。在核心太大时进行。 
  (6)make modules 
  编译模块文件,你在make config时所配置的所有模块将在这时编译,形成模块目标文件,并把这些目标文件存放在modules目录中。使用如下命令看一看。 
  Ls modules 
  (7)make modules_install 
  把上面编译好的模块目标文件目录/lib/modules/$KERNEL_VERSION/ 中。比如我的版本是2.0.36,做完这个操作后可使用下面的命令看看:

  ls /lib/modules/2.0.36/ 
    
  相关的命令还有很多,有兴趣可看相关资料和Makefile文件。 
  另外注意,这儿我们产生了一些隐含文件 
  .config 
  .oldconfig 
  .depend 
  .hdepend 
  .version 
  它们的意义应该很清楚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