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语法2——函数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函数使用,包括内置函数len(),自定义函数的定义与调用,参数传递,返回值的处理,特别是None类型的含义。还讨论了函数内变量的作用域,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global关键字改变局部变量为全局变量。此外,提到了函数的文档注释和函数嵌套调用的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函数

name = "chen"
length = len(name)  # len是内置函数
print(length)

str1 = "I love you"
count = 0
for x in str1:
    count += 1
print(count)


# 可以使用函数

def my_len(data):
    num = 0
    for i in data:
        num += 1
    print(num)


my_len(name)

# 定义函数
def information():
    print("Hello")


# 调用函数
information()

函数的传入参数

def add(a, b):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add(1, 3)

传入参数的数量不受限制。

带返回值

def add(a, b):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num = add(5, 3)
print(num)

函数内return之后的语句不会执行

None类型

None表示空的、无实际意义的意思,返回None就是返回空

def say():
    print("Hello")


result = say()
print(result)  # 会输出None
  • 用在函数无返回值上

  • 在if判断上

    • 在if判断中,None等同于False
    • 一般用在函数中主动返回None,配合if处理
    def check_age(age):
        if age > 18:
            return "SUCCESS"
        else:
            return None
    
    res = check_age(16)
    if not res:
        print("未成年")
    else:
        print("成年了")
    
  • 用于声明无内容的变量上

    定义变量但无初始值

函数说明文档

通过多行注释,对函数进行说明解析。

def add(a, b):
    """
    add函数接受两个数,并进行相加
    :param a: 加数
    :param b: 加数
    :return: 结果
    """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函数嵌套调用

在一个函数内调用另一个函数。

def fun_1():
    print("2")

def fun_2():
    print("1")
    fun_1()
    print("3")

fun_2()  # 输出1 2 3

函数中变量的作用域和global关键字

变量的作用范围

分为: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num = 100  # 全局变量
def fun_1():
    print(f"1:{num}")

def fun_2():
    num = 300  # 局部变量
    print(f"2:{num}")

fun_1()
fun_2()
print(num)
num = 100  # 全局变量
def fun_1():
    print(f"1:{num}")

def fun_2():
    global num # 将局部变量声明为全局变量
    num = 300 
    print(f"2:{num}")

fun_1()
fun_2()
print(num)
### Python 基本语法 Python 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其设计哲学强调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性。以下是关于 Python 的基本语法规则: #### 变量声明 变量无需显式声明类型即可赋值并使用。例如: ```python x = 10 # 整数类型 y = "Hello" # 字符串类型 z = True # 布尔类型 ``` #### 数据类型 Python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整型 `int`、浮点型 `float`、布尔型 `bool` 和字符串 `str`。 #### 控制结构 控制流通过缩进来表示逻辑块,而不是大括号 `{}` 或其他分隔符。 - **条件判断** ```python if x > 0: print("Positive") # 缩进表明属于 if 块 elif x == 0: print("Zero") else: print("Negative") ``` - **循环** ```python for i in range(5): # 循环迭代范围 [0, 4] print(i) while y != "": print(y) y = input() ``` --- ### 内置函数详解 Python 提供了许多内置函数来简化开发过程。以下是一些常用内置函数及其功能说明: #### 数学运算类 这些函数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 绝对值:`abs(x)` 返回参数的绝对值[^3]。 - 幂运算:`pow(base, exp[, mod])` 计算 base 的 exp 次幂,并支持取模操作。 - 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分别由 `bin()`、`hex()` 和 `oct()` 实现。 #### 类型转换类 允许在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相互转换。 - 将对象转为字符串形式:`str(obj)`。 - 把 Unicode 编码映射到对应的字符:`chr(codepoint)`。 - 获取某个字符对应的 ASCII 码或者 Unicode 编码点:`ord(character)`。 #### 序列处理类 针对列表或其他序列类型的常见操作集合。 - 判断所有元素是否都满足特定条件:`all(iterable)` 如果 iterable 中的所有项均为真,则返回 True;否则 False。 - 测试是否有至少一项为 true:`any(iterable)` 若存在任意一个非零或非空成员即返回 True。 - 排序:`sorted(iterable, key=None, reverse=False)` 对输入的数据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默认升序。 #### 文件与路径管理 虽然未提及具体例子,但像 open 函数这样的工具对于文件 I/O 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频繁地被调用。 --- ### 示例程序展示 join 方法的实际运用场景 下面给出一段利用上述提到的部分特性完成的任务——拼接单词形成句子的例子: ```python separator = ", " words = ["apple", "banana", "cherry"] sentence = separator.join(words) print(sentence) # 输出 apple, banana, cherry ``` 此片段展示了如何借助自定义分割符把多个独立词条组合成单一连续表达式[^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