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的价值观如下:
个体和交互 胜过 过程和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 胜过 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合作 胜过 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 胜过 遵循计划
很多人在不理解敏捷的情况下,简单的从字面去曲解和批驳敏捷。我就从我的敏捷实践出发谈谈我的感想。
1、“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我认为这条主要是针对流程和管理上的观念。过程和工具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以为有了工
具和流程就能无往不胜,而忽略了对执行流程和使用工具的主体——人的关注。德鲁克早就指出,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不能简
单的和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对待,而是需要其自我管理。这就需要知识型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积极的和其他人之间交互,而不是照
章办事、机械执行。只有充分的交流才能掌握需求,才能彼此配合,才能开发出优秀的软件。敏捷不排斥工具,在敏捷过程中,
工具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CI和TDD对工具就非常依赖。
由价值观引出的12条敏捷原则:
我们最优先要做的是通过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敏捷过程利用变化来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
经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的间隔可以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交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体来构建项目。给他们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且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对面的交谈。
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责任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不断地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会增强敏捷能力。
简单,使未完成的工作最大化的艺术,是根本的。
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每隔一定时间,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进行反省,然后相应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参考文章
转自:http://webservices.ctocio.com.cn/comment/340/7731840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