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li632251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78174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解决方案: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T转载 2017-10-31 17:16:31 · 146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中类的关系
转载地址: 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187278在java以及其他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式中,类与类之间主要有6种关系,他们分别是: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继承、实现。他们的耦合度依次增强。1. 依赖(Dependence) 依赖关系的定义为:对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对象,当一个对象负责构造转载 2017-10-31 16:04:40 · 151 阅读 · 0 评论 -
迈出从3K到1W的重要一步——掌握设计模式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47188IT职场的小菜经常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一个相似的功能,大牛一会儿就搞定,然后悠闲地品着下午茶逛淘宝;而自己加班加点搞到天亮还做不完。 为什么用户提出需求变更后,大牛只需潇洒地敲敲键盘,改改配置;而自己将代码改了又改,删了又建,几乎晕厥转载 2017-10-31 17:19:57 · 22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转载地址: 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81833肯定有不少人跟我刚看到这项原则的时候一样,对这个原则的名字充满疑惑。其实原因就是这项原则最早是在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姓里的女士(Barbara Liskov)提出来的。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转载 2017-10-31 22:23:41 · 16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置原则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89269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问题由来: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转载 2017-10-31 22:49:56 · 16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96921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转载 2017-10-31 23:13:17 · 16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96930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转载 2017-10-31 23:40:14 · 16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6):开闭原则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zhengzhb/article/details/7296944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问题由来: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因为变化、升级和维护等原因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时,可能会给旧代码中引入错误,也可能会使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功能进行重构,并且需要原有代码经过重新测试。解决方案:当软件需要转载 2017-10-31 23:51:12 · 16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