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过程:
原系统-->ETL-->DW(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报表展示
数据挖掘是BI的其中一个步骤。
二、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通过分析每个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准备、规律寻找和规律表示3个步骤。数据挖掘的任务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异常分析、特异群组分析和演变分析等。
数据挖掘的步骤:数据准备-->规律寻找-->规律表示
三、数据挖掘做什么
分类
估计
预测
相关性分组或关联规则
聚类
描述和可视化
复杂数据类型挖掘
四、数据挖掘的步骤
① 理解数据和数据的来源(understanding)。
② 获取相关知识与技术(acquisition)。
③ 整合与检查数据(integration and checking)。
④ 去除错误或不一致的数据(data cleaning)。
⑤ 建立模型和假设(model and hypothesis development)。
⑥ 实际数据挖掘工作(data mining)。
⑦ 测试和验证挖掘结果(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⑧ 解释和应用(interpretation and use)。
由上述步骤可看出,数据挖掘牵涉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与规划工作,事实上许多专家都认为整套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有80%的时间和精力是花费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其中包括数据的净化、数据格式转换、变量整合,以及数据表的链接。可见,在进行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之前,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完成。
五、数据挖掘和OLAP
数据挖掘和olap的关系:数据挖掘是归纳的过程,olap是演绎推理的过程。
OLAP是决策支持领域的一部分。传统的查询和报表工具是告诉你数据库中都有什么(what happened),OLAP则更进一步告诉你下一步会怎么样(What next)、和如果我采取这样的措施又会怎么样(What if)。用户首先建立一个假设,然后用OLAP检索数据库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比如,一个分析师想找到什么原因导致了贷款拖欠,他可能先做一个初始的假定,认为低收入的人信用度也低,然后用OLAP来验证他这个假设。如果这个假设没有被证实,他可能去察看那些高负债的账户,如果还不行,他也许要把收入和负债一起考虑,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找到他想要的结果或放弃。 也就是说,OLAP分析师是建立一系列的假设,然后通过OLAP来证实或推翻这些假设来最终得到自己的结论。OLAP分析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但是如果分析的变量达到几十或上百个,那么再用OLAP手动分析验证这些假设将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事情。 数据挖掘与OLAP不同的地方是,数据挖掘不是用于验证某个假定的模式(模型)的正确性,而是在数据库中自己寻找模型。他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比如,一个用数据挖掘工具的分析师想找到引起贷款拖欠的风险因素。数据挖掘工具可能帮他找到高负债和低收入是引起这个问题的因素,甚至还可能发现一些分析师从来没有想过或试过的其他因素,比如年龄。 数据挖掘和OLAP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利用数据挖掘出来的结论采取行动之前,你也许要验证一下如果采取这样的行动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么OLAP工具能回答你的这些问题。 而且在知识发现的早期阶段,OLAP工具还有其他一些用途。可以帮你探索数据,找到哪些是对一个问题比较重要的变量,发现异常数据和互相影响的变量。这都能帮你更好的理解你的数据,加快知识发现的过程。
所谓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意指由数据库所连结出来的在线分析处理程序。有些人会说:「我已经有OLAP的工具了,所以我不需要Data Mining。」事实上两者间是截然不同的,主要差异在于Data Mining用在产生假设,OLAP则用于查证假设。简单来说,OLAP是由使用者所主导,使用者先有一些假设,然后利用OLAP来查证假设是否成立;而Data Mining则是用来帮助使用者产生假设。所以在使用OLAP或其它Query的工具时,使用者是自己在做探索(Exploration),但Data Mining是用工具在帮助做探索。
Data Mining常能挖掘出超越归纳范围的关系,但OLAP仅能利用人工查询及可视化的报表来确认某些关系,是以Data Mining此种自动找出甚至不会被怀疑过的数据模型与关系的特性,事实上已超越了我们经验、教育、想象力的限制,OLAP可以和Data Mining互补,但这项特性是Data Mining无法被OLAP取代的。
六、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本身所含数据是干净(不会有错误的数据参杂其中)、完备,且经过整合的。
数据仓库是先行运行的,然后数据挖掘技术是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中找到有用信息的一种过程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