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 -h linux系统显示目录文件100%

公司内部oa服务器有两个tengine ,突然上班时有人说服务器无法上传附件,oa开发人员说是tengine 的文件目录满了。登上服务器 df -h 确实显示有个目录使用空间已经满了,紧急情况下找到了tengine 的日志路径删除了所有常见的比如什么20180723.log-*.gz的文件,再df -h显示仍旧是100%。想起公司以前删除了日志后都是仍需重启才可以看到删除文件后的空间(大概是一些进程还在使用刚才删除的文件吧???大概),于是 reboot。重启好了,df -h 显示仍旧是100%嘛,?????这就很奇怪了,明明删除了,却还是100%,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删除的那些空间太少了。于是就决定找出那个文件最大。度娘 du -h --max-depth=1。于是从根目录下一层一层的运用命令du -h --max-depth=1查看比较大的文件夹,然后找下一层 ,就这样一层一层找到了文件大的那个删除,然后reboot 完成,32%。

du -h --max-depth=1 

以上的命令解释为

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目录以及子目录的大小:

du -h .

“.”代表当前目录下。也可以换成一个明确的路径

-h表示用K、M、G的人性化形式显示

--max-depth=n表示只深入到第n层目录,此处设置为0,即表示不深入到子目录。

以上就是解决占用系统空间100%的办法,至于除了重启才能看到真实的删除后空间,还没有想到更加简便的办法。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Linux中的`df -h`命令的输出字段详解。用户说:“我想理解linuxdf -h命令的输出内容 请问linux df -h 命令输出字段详解”。所以,我需要解释`df -h`命令的输出字段。 从系统级指令中,我有一些规则: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参考站内引用: - 引用[1]:解释了`df`命令的基本用法、选项和字段说明。 - 引用[2]:展示了`df -h`的具体输出示例,并提供了注释说明。 我的回答需要基于这些引用,但用户真正的需求是理解`df -h`的输出字段,所以我应该专注于解释输出内容。 结构化回答: 1. **介绍命令**:简要解释`df -h`是什么。 2. **解释输出字段**:详细解释每个字段的含义,使用引用[1]和[2]中的信息。 3. **示例输出**:展示一个示例输出,并逐行解释,参考引用[2]。 4. **添加引用标识**:在解释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5. **生成相关问题**:在最后添加相关问题部分。 输出字段详解: 根据引用[1]: - `Filesystem`:文件系统的名称或设备。 - `Size`:文件系统的总大小。 - `Used`:已使用的空间。 - `Avail`:可用的空间。 - `Use%`:使用百分比。 - `Mounted on`:挂载点。 在引用[2]中,有具体输出: -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我需要确保回答使用中文。 生成相关问题: - 基于`df`命令,可以生成相关问题,如其他选项的用法、常见问题等。 最终回答结构: - 开头:解释`df -h`命令。 - 主体:详细解释每个字段。 - 示例:展示并解释输出。 - 结尾:总结。 - 相关问题部分。 添加引用:在解释中,如果直接引用内容,在段落末尾添加`[^1]`或`[^2]`。</think>### Linux `df -h` 命令输出字段详解 `df -h` 是 Linux 中用于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命令,其中 `-h` 选项表示以“易读格式”(如 KB、MB、GB)显示文件系统大小,避免原始字节数带来的阅读障碍。该命令的输出包含多个字段,每个字段提供文件系统的关键信息。下面我将逐步解释这些字段的含义,并基于实际输出示例进行说明。 #### 1. **输出字段详解** `df -h` 的输出通常包含六个字段,各字段含义如下: - **Filesystem**:文件系统的名称或设备路径。这表示存储数据的设备或分区(如 `/dev/vda1`),或者伪文件系统(如 `tmpfs` 或 `devtmpfs`),这些伪文件系统用于内存管理等临时操作[^1]。 - **Size**:文件系统的总容量。在 `-h` 选项下,以易读单位显示(如 20G 表示 20GB)。该值反映了文件系统可用的最大存储空间[^1]。 - **Used**:已使用的磁盘空间。同样以易读单位显示(如 2.3G 表示 2.3GB)。它表示当前文件系统中已占用的存储量[^1]。 - **Avail**:可用(剩余)的磁盘空间。以易读单位显示(如 17G 表示 17GB)。它表示文件系统剩余的可分配空间,用户或应用程序可自由使用此空间[^1]。 - **Use%**:磁盘使用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text{Used} / \text{Size}) \times 100%$,显示为整数百分比(如 13%)。此值帮助快速判断空间是否紧张(通常超过 80% 时需注意清理)[^1]。 - **Mounted on**:文件系统的挂载点。这是文件系统在目录树中的位置(如 `/` 表示根目录)。挂载点决定了用户如何访问文件系统中的数据[^1]。 #### 2. **输出示例解析**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 `df -h` 输出示例(基于引用[2]),我将逐行解释字段含义: ```plaintext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868M 0 868M 0% /dev tmpfs 879M 0 879M 0% /dev/shm tmpfs 879M 488K 878M 1% /run tmpfs 879M 0 879M 0% /sys/fs/cgroup /dev/vda1 20G 2.3G 17G 13% / tmpfs 176M 0 176M 0% /run/user/0 ``` - **第一行(标题行)**:列出所有字段名称(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作为后续数据的表头。 - **第二行(devtmpfs)**: - `Filesystem: devtmpfs`:伪文件系统,用于管理设备文件- `Size: 868M`:总容量为 868MB。 - `Used: 0`:当前未使用任何空间。 - `Avail: 868M`:全部空间可用。 - `Use%: 0%`:使用率为 0%- `Mounted on: /dev`:挂载到 `/dev` 目录,用于访问硬件设备[^2]。 - **第三行(tmpfs for /dev/shm)**: - 这是一个共享内存文件系统(`tmpfs`),挂载点为 `/dev/shm`,总大小 879MB,未使用(Used=0)[^2]。 - **第四行(tmpfs for /run)**: - 用于运行时数据,已用空间 488KB(约 0.5MB),使用率仅 1%,表明系统运行正常[^2]。 - **第五行(tmpfs for /sys/fs/cgroup)**: - 控制组(cgroup)文件系统,用于资源管理,未使用空间[^2]。 - **第六行(/dev/vda1)**: -文件系统(`/dev/vda1`),总大小 20GB,已用 2.3GB,剩余 17GB,使用率 13%。挂载点为 `/`,表示这是系统的主存储分区[^2]。 - **第七行(tmpfs for /run/user/0)**: - 用户级运行时文件系统,专为 root 用户(UID 0)服务,总大小 176MB,未使用[^2]。 #### 3. **关键注意事项** - **易读格式**:`-h` 选项自动转换单位(如 1024KB = 1MB),而 `-H` 选项使用 1000 的幂次(1024KB ≈ 1.024MB)。在分析输出时,注意单位一致性[^1]。 - **伪文件系统**:如 `tmpfs` 和 `devtmpfs` 基于内存,不占用物理磁盘,重启后数据丢失。它们的空间使用通常较低,除非系统负载高[^1]。 - **使用百分比警告**:如果 `Use%` 接近 100%,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建议定期检查并清理文件(如使用 `du` 命令查找大文件)[^1]。 - **其他选项**:如需查看 inode 使用情况,可添加 `-i` 选项(如 `df -ih`);要过滤特定文件系统类型,使用 `-t`(如 `df -h -t ext4`)[^1]。 通过 `df -h`,您可以快速监控磁盘健康状况,避免空间不足问题。如果您有特定输出需要分析,请提供更多细节,我会进一步帮助您解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