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想:采用分治法,从数组中选取一个数作为基准数,利用基准数对数组进行划分,将比基准数小的元素移到基准数左边,比基准数大的元素移至基准数右边。对左右的子区间重复直至子区间只有一个元素。
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是O(N2),平均的时间复杂度是O(N*lgN),是不稳定的算法。
(算法稳定性 -- 假设在数列中存在a[i]=a[j],若在排序之前,a[i]在a[j]前面;并且排序之后,a[i]仍然在a[j]前面。则这个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假设被排序的数列中有N个数。遍历一次的时间复杂度是O(N),需要遍历至少lg(N+1)次,最多N次。
- 最少是lg(N+1)次:快速排序是采用的分治法进行遍历的,可以将它看作一棵二叉树,它需要遍历的次数就是二叉树的深度,而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定义,它的深度至少是lg(N+1)。因此,快速排序的遍历次数最少是lg(N+1)次。
- 最多是N次:快速排序看作一棵二叉树,它的深度最大是N。因此,快速排序的遍历次数最多是N次。
代码实现:
int partition(vector<int>& array, int left, int right) //找基准数 划分
{
int i = left + 1 ;
int j = right;
int temp = array[left];
while(i <= j)
{
while (array[i] < temp)
{
i++;
}
while (array[j] > temp )
{
j--;
}
if (i < j)
swap(array[i++], array[j--]);
else i++;
}
swap(array[j], array[left]);
return j;
}
void quicksort(vector<int>& array,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right)
return;
int j = partition(array, left, right);
quicksort(array, left, j - 1);
quicksort(array, j + 1,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