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单元测试全解析
1. 单元测试概述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软件会在不同阶段进行测试。单元测试主要针对应用程序的最底层组件,由软件开发团队负责执行。通常,开发某个组件的开发者也需要为该组件创建单元测试。
现代单元测试借助自动化测试框架,在 Java 开发中,JUnit 是事实上的标准测试框架。自动化测试会作为构建过程的一部分运行,如果测试未通过,构建将失败,这样能最大程度确保新代码不会破坏现有代码。
单元测试只是软件项目测试的开端。随着项目推进,会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对整个应用程序进行测试。QA 团队会结合手动和自动化测试,使用各种专业的 QA 测试框架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此外,应用程序可能还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特别是 Web 应用程序),以确保在负载下能正常运行。测试过程的最后一步是用户验收测试,由客户对应用程序的最终版本进行测试,确认其满足所有需求。
2. 单元测试类型
2.1 黑盒测试与玻璃盒测试
- 黑盒测试 :只测试特定组件的功能,不考虑其实现方式。在示例中,黑盒测试主要测试组件的接口或契约,目的是确保组件能按预期工作。
- 玻璃盒测试 :也称为白盒测试,会考虑组件的实现细节。测试设计会覆盖组件的每一条代码路径。由于采用分层/MVC 应用程序设计方法,更注重面向接口编程,将功能与实现分离,因此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2.2 有状态组件与无状态组件
- 无状态组件 :代码没有状态或副作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