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rcnn_benchmark 代码详解之 inference.py

本文详细解析了maskrcnn_benchmark库中inference.py文件的RPNPostProcessor类,该类用于从FPN不同层提取目标边框。通过参数如pre_nms_top_n、post_nms_top_n、nms_thresh和min_size进行边框筛选和NMS操作。同时介绍了make_rpn_postprocessor函数,用于根据用户参数实例化RPNPostProcessor。

前言:

  在maskrcnn_benchmark中,实现从FPN各个层里提取好的边框的功能由inference.py实现。在inference.py中定义了RPNPostProcessor类,该类利用一些提前定义好的参数来在多个FPN层(P2-P5)或者指定的输出特征层(比如C5)选取边框。

常用的参数有:pre_nms_top_n为每一个特征层上选取的边框数;post_nms_top_n为在得到的所有层边框中进一步选择的边框数;

nms_thresh为非极大线性抑制(NMS)的阈值;min_size为所能接受的最小的边框大小;

  RPNPostProcessor类的代码及其解释如下:

class RPNPostProcessor(torch.nn.Module):
    """
    Performs post-processing on the outputs of the RPN boxes, before feeding the
    proposals to the heads
    """

    def __init__(
        self,
        pre_nms_top_n,
        post_nms_top_n,
        nms_thresh,
        min_size,
        box_coder=None,
        fpn_post_nms_top_n=None,
        fpn_post_nms_per_batch=True,
    ):
        """
        Arguments:
            pre_nms_top_n (int)
            post_nms_top_n (int)
            nms_thresh (float)
            min_size (int)
            box_coder (BoxCoder)
            fpn_post_nms_top_n (int)
        """
        super(RPNPostProcessor, self).__init__()
        # 初始化各种变量
        self.pre_nms_top_n = pre_nms_top_n
        self.post_nms_top_n = post_nms_top_n
        self.nms_thresh = nms_thresh
        self.min_size = min_size

        if box_coder is None:
            box_coder = BoxCoder(weights=(1.0, 1.0, 1.0, 1.0))
        self.box_coder = box_coder

        if fpn_post_nms_top_n is None:
            fpn_post_nms_top_n = post_nms_top_n
        self.fpn_post_nms_top_n = fpn_post_nms_top_n
        self.fpn_post_nms_per_batch = fpn_post_nms_per_batch

    def add_gt_proposals(self, proposals, targets):
        """
        Arguments:
            proposals: list[BoxList]:预测边框列表
            targets: list[BoxList]:基准边框列表
        """
        # Get the device we're operating on,获得运算所在的设备
        device = proposals[0].bbox.device
        # 获得基准边框
        gt_boxes = [target.copy_with_fields([]) for target in targets]

        # later cat of bbox requires all fields to be present for all bbox
        # 
### 回答1: maskrcnn_benchmark是一个基于PyTorch的深度学习框架,用于目标检测和实例分割任务。它是Facebook AI Research开发的,具有高效、灵活和易于扩展的特点。它的核心是Mask R-CNN模型,可以同时预测目标的类别、边界框和掩模。同时,它还提供了许多优化和增强功能,如多GPU训练、数据增强、模型压缩等。 ### 回答2: maskrcnn_benchmark是Facebook AI Research (FAIR)开发的一种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库的深度学习算法框架。它是在maskrcnn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可以用于图像分割、目标检测、实例分割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任务。 maskrcnn_benchmark提供了多种预训练模型,包括各种骨干网络(如ResNet、MobileNet等),可以满足不同任务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超参数、损失函数等来进行模型的调整和训练。 maskrcnn_benchmark的优势在于速度较快、准确率较高。它使用了多进程、多线程的方式来加速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同时还采用了注意力机制等技术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在COCO数据集的实验中,maskrcnn_benchmark可以获得领先的表现。 除此之外,maskrcnn_benchmark还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模型的训练过程和结果。同时,它还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可以与常见的数据集和数据加载器进行兼容。 总的来说,maskrcnn_benchmark是一个强大的深度学习算法框架,可用于图像分割、目标检测、实例分割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任务,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速度,同时还具备可视化和兼容性等优势。 ### 回答3: maskrcnn_benchmark是Facebook AI Research旗下的一个机器学习开源项目,通过对Mask R-CNN模型进行优化,为计算机视觉任务提供更快、更准确的对象检测和分割功能。 Mask R-CNN是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检测和分割模型,针对传统的基于区域(Region-based)的卷积神经网络(R-CNN)进行了改进。Mask R-CNN通过增加一条分支网络来对每一个候选区域生成精确的掩码(mask),从而实现对象的精细分割。而maskrcnn_benchmark项目则在Mask R-CNN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优化,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API,支持多卡GPU训练和分布式训练,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规模的计算机视觉任务。 maskrcnn_benchmark的主要特点包括: 1. 高效:使用了C++和CUDA的高效算法实现,提供了多卡、分布式训练的支持,可以在GPU集群上高效地训练大规模数据集。 2. 灵活:提供了Python API,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数据增强方式,可灵活配置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参数。 3. 高精度:通过对模型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更加准确的损失函数和学习策略,能够在多个数据集上达到当前最先进的检测和分割精度。 maskrcnn_benchmark在许多计算机视觉应用中表现非常出色,如目标检测、实例分割、人体姿态估计、物体追踪等。由于其高效、灵活和高精度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者的认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