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

1996 - 1997年在Y酒店兼职阶段,始终没有耽误MBA的课程,但是为了全职地工作,我选择放弃了学校的一切课外活动,选择了离学校最近的工作单位,骑自行车只要5分钟。还有酒店的工作岗位需要的不是上朝九晚五的正常班,白天有课可以上晚班,下午有课可以上两头班,一天有课就可以周六、周日上班,总之,将时间很好地安排,帮助我在全职岗位上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而这段半工半读的生活,帮助我锻炼了在同一时间内应付几件事情的能力,同时逼着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拖延,而只能在第一时间高效地完成它,否则就可能出现不能分身的情况。

 

观点:工作有计划性,才会挤出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工作效率高的人,往往是很好的时间管理者,高效率的工作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有目标、有计划和有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位在系统设备商高层任职的朋友,当年在美国5年内拿了两个硕士学位,还结婚生子,回国时仅30岁,就任职为某国外厂商中国公司的副总裁了。很多年少的成功者都是按照既定的人生目标,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在短时间内实现多个人生目标。

   工作的计划性体现在每天的日程安排,要求我们:

(1)每个周一安排一周的工作。

(2)将重要的会议、会面和其他事务安排在合适的时间。

(3)工作安排要有一定弹性。

(4)每天回顾计划完成的情况。

(5)每周回顾当周计划完成的情况。

合适的工作安排在合适的时间,有以下做法:

(1)了解自己工作效率高和工作效率低的规律,即所谓的“生物钟”。

(2)将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安排在工作效率高的时间,比如说写一份重要的报告,安排在上午“十点”一天最有效率的时段(很多人习惯于晚上写东西,这因人而异)。

(3)外出开会和拜访客户,要充分预留交通时间。

(4)将可以在路上安排的事务考虑上,比如电话沟通可以在出租车上进行。会议资料也可以在出租车上阅读讨论。

(5)出差的路上,可以在候机的时间安排上网阅读新闻、收发邮件(当然这需要移动电脑较长的待机时间和无线上网的条件),飞机上的时间可以写一份短小的报告,也可以抽时间阅读最近的书籍,机场的书店购买几本新书,是最好地打发飞机上无聊时间的方法。

 

            观点: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决定你是否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事务

 

    每个人都期待成为成功者,短时间内完成几项人生目标也是一种成功,多年坚持在一个领域“十年磨一剑”也是一种成功。每个人的工作特点不同,有一类人是专注型的,一个时间内只可以专注做一件事情,而且是可以专注于一类事情,深入研究重复性的工作。另一类人是灵活型的,动静结合,工作效率高,但工作深度不够。除了需要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类型外,还要自己的时间安排适合个人类型特征,否则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观点:紧急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

 

    传统的时间管理矩阵如下图1-2所示,按事情紧急程度的高低和重要性的高低,将自己的事情分类,然后制定日程安排。其次,日常中的工作安排得很满的时候,紧急事情就是你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这个道理是做了咨询顾问才明白的。   

   2000年的“五一假期”,某资深讲师在飞机上还在准备第二天的课程。晚上,我们三个咨询顾问帮助其完善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当时不太理解地问:为什么会在最后时刻才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完成?而一年以后,做了几个咨询项目,我发现紧急状态下去完成重要的任务,几乎是咨询项目的常态,而咨询报告的修改会在参加咨询项目汇报会的路上进行,甚至在会议开始前还在进行。

   紧急的事情是需要在一个既定阶段马上要完成的事情,所以制定工作的截止日/截止时间,是将事情转变为紧急状态的条件。

   比如,按照工作的计划表,在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完成的工作,肯定是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前半段是需要准备、酝酿的时间,后半段是实施执行的时间,往往事情刚开始,没有那么紧密,也没有太高的效率,所以这时候需要处理其他紧急的事情,而将事情的间隙时间来处理这类重要的事情。如果在工作的deadline(最终提交日)之前设定一个检查日,就人为地将处理重要事情的过程设为几次需要紧急完成的任务,紧急的事情才会让你感觉到更重要,才会拿出时间去实施它。

   2003年在上海外派执行项目时,每天白天与客户开会,晚上需要处理完成文件,于是我规定自己不插电源,在电池待机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完成一份文件。这就好像是在既定的时间完成答卷一样的考试,督促着自己有效地集中精力完成工作。

   时间不能很好地利用,计划不能很好地执行,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认为时间很多,还有其他时间可以完成工作,迟迟不启动,或者启动之后不能完成,没有约定截止日。

(2 计划总是在变更,总有工作会取消,原定一小时的工作,拖期两个小时完成。

(3 工作安排太紧张,时间重叠,工作安排没有弹性,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4 中途冒出来的事情打断了正常的计划,被临时的安排打扰。

 

观点:要学会说“不”

 

    说“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除非你非常清楚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暂时不想要的。学会说“不”的过程正是正确你掌握职业规划的过程。问题是对什么事情说“不”,如何说“不”。

需要说“不”的事情:

(1) 非计划中的、短时间内又不能完成的事情:这类事情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节外生枝出新的需求需要跟进,这个时候不好由项目成员跟进,否则两个方面都执行不好。

(2) 非计划中的、自己不擅长的,需要花时间学习的事情:接受项目挑战的工作最好是在有准备,有计划的情况下,否则工作计划会受到影响。

(3) 非计划中、又不能提升能力的工作:耗时费力又不能价值增值的工作,最好说“不”,否则会是资源的浪费。

     那如何说“不”呢?如何避免说“不”的心理障碍?

(1 说“不”并非是态度不好:一定要表现出对份内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表达出对计划外工作的不接受。

(2)说“不”并非是不接受上司的安排:不要让上司有误解,认为你不理会他的安排,方法就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最佳的工作安排,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困难,不是自己不可以做,而是出于工作质量考虑,最好采纳更合适的安排。

(3)说“不”并非表现自己的能力不够:说“不”说明你的理性、负责任,而不是能力不足,不能接受更多和更有挑战的工作,相反是能充分判断精力投入与工作结果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工作能力,也是有经验的职业表现。

 

观点:将不适合的工作“授权”或“外包”

 

    不适合实施的事情,会有两种安排,一种是不需要更多能力的,可以“授权”由助手级的人员完成。另一种是需要更高能力的工作,“外包”给专业人员来完成。

    比如说资料收集的工作、翻译工作、报告核查的工作、报告打印装订的工作和数据录入的工作,可以“授权”,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更多是适合岗位职责的工作。特别是管理人员更需要将操作类的工作授权给执行层的人员,而不要亲自操练很多,搞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效率,而手下却没有太多的责任,没有经过压力下的工作而成长的工作能力。

    如果企业内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有些工作就需要外包给外部专业公司去执行了,比如说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宣传片的拍摄、公司网络的建设、公司CI的设计、营销推广策划和广告推广策划都需要外包公司实施。如果有内部人员进行可能会节省成本,却换来不专业的结果,反而事倍功半,不如“外包”完成此类工作,效率高,专业性强,工作质量高。

   给你的建议:

•  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知道自己是“并行”工作类型的人,还是“串行”工作类型的人,“并行”在同一时间可以处理几项工作,这样就可以灵活地安排工作,否则亦然。

•  制定工作计划:任何工作都要在既定目标、既定时间内制定时间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完成任务,评估计划完成率。

•  克服自己的坏毛病:如有拖沓的毛病,就缩短检查周期,如有效率不高的毛病,就奖励自己效率高的时候,惩罚效率低的表现。如计划拖期,就占用自己的娱乐时间。

•  每周都规定一天的“非工作日”:选择周六或者周日,不安排任何工作,彻底放松,帮助自己更有精力地进入工作状态。

•  适当地安排娱乐活动:找到自己的爱好,适当的时候放松,是为了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工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