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for循环语句用法

Swift for 语句


      一般来说,swift循环是递增式遍历。当然各种循环,swift都能办到。但其大多采用关键字形式实现,大部分开发者更喜欢直接使用C式循环代码。在swift3.0后,C语言形式被彻底废弃,因此从低版本升上来的代码如果是swift风格写法,按照提示基本可以直接fix。但如果很多循环实现都是基于C语言形式,那不得不讨论一下如何拯救这个可怕的习惯了。swift的循环语言特性跟python最为接近。所以,大多数python循环能处理的情况,swift都能办到。

1:如何遍历一个字典或者数组?

      首先要提的是swiftfor..in..语法,这个语法在python当中被称之为迭代。用于数组,字典之类的数据内容遍历。从作用上分析,是直接将数组元素赋值给变量,并取出,无需通过数组下标来取值。而针对于字典,除了取出key值,我们还可以同时取出关键字。具体代码如下


let list = [1,3,5,7,"string test"]

for i in list{

    print(i)

}

let dict = ["name":"key name","name1":"key1 name","name2":"key 2 name"]

for key in dict{

    print(key)

}

}

2:也许,我仅仅是需要一个计数器?

      更多时候,循环变量被用于约束循环的次数或者做为int类型进行引用,值得一提的是,swift支持直接区间遍历。在3.0版本之前,python的区间语法range关键词适用。在3.0以后。swift不推荐使用。并且基于自身语言特性,在使用时,需要额外加关键字。那么,我们如何用swift带来的语法糖写出漂亮的for循环呢 代码如下:


for i in 1..<10{

    print(i)

    // 打印结果为1-9

}

for i in 1...10{

    print(i)

    //打印结果为1-10

}

 

for i in Range(start: 1,end: 10){

    print(i)

    // 打印结果为1-9 不推荐使用

}

  3help 我真的需要递减! 

    这也许是swift的一个大坑了,当然解决方式很容易。只需要一个关键字即可实现,swift3.0之后稍有变化。对要遍历的区间调用reverse()方法,即可实现for循环的反向遍历,代码如下


for i in (0...10).reverse(){

    print(i)<br>    // 打印结果为10-0

}

  4:这就结束了吗

    当然不是啦,从语言特性上来上说,python对数组和循环的处理是最令人觉得舒适的。而在循环的处理上,几乎涵盖了python的所有特性,且大多也是以函数调用的方式来处理的。下面就要介绍一下平时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方法。

4.1.enumerate

   如词,这是为遍历对象调用一个枚举方法,在对数组等结构进行遍历时,我们偶尔需要知道每次遍历的索引,那么就需要用到enumerate了,其返回对象是一个元组,形式为(xy),x代表遍历的索引值,y代表遍历的元素。代码如下:


for (index, i) in (1...10).enumerate(){

    print(index)// 遍历索引

    print(i) // 遍历元素

     

}

4.2 filter

     也许,你想要在循环就过滤掉一系列毫无意义的数据?,swift提供在循环时直接过滤的方法,代码如下:


for i in (1...10).filter({ i in i % 2 == 0}) {

    print(i)

    //输出结果为1-10之间的偶数

}

///////////补充一个漂亮的语法糖///////////

for i in (1...10).filter({ $0 % 2 == 0}) {//swift闭包可以省略参数且用$0匿名,第二个参数则用$1,以此类推

    print(i)

    //输出结果为1-10之间的偶数

}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了如何在Swift中替换数组元素,现在他们又问了关于Swift中的for循环。我需要先理解他们当前的需求。可能他们正在学习Swift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循环结构,用于遍历数组或者其他集合类型。 用户可能已经学会了如何修改数组元素,现在想了解如何有效地遍历这些元素。他们可能是在做某个项目,比如开发iOS应用,需要处理数组中的数据,所以需要掌握循环的使用方法。 我需要先回忆Swiftfor循环的各种形式,比如传统的C-style for循环Swift 3之后已经被移除了,现在主要使用for-in循环。还要包括区间运算符(...和..<)、遍历数组、字典、字符串,以及使用enumerate()或者enumerated()来获取索引和元素,还有stride方法的使用。 考虑到用户之前的问题关于数组替换,可能需要强调在遍历数组时如何安全地修改元素,或者如何在循环中处理索引。例如,使用enumerated()获取索引,然后通过索引来修改数组元素,但要注意数组是值类型还是引用类型,或者在遍历时修改数组可能导致的问题,比如索引越界。 另外,用户可能对高阶函数如forEach有疑问,或者如何在循环中使用where子句进行过滤。需要比较for-in循环forEach方法的区别,比如在forEach中不能使用break或continue,但可以使用return来跳过当前迭代。 还要注意Swift中的循环控制语句,如break和continue,以及标签语句的使用,这些可能在处理嵌套循环时有用。同时,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反向遍历数组,或者以特定步长遍历,这时候stride方法就派上用场了。 需要确保回答清晰,覆盖不同的使用场景,并给出示例代码,这样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并测试。还要提醒常见的错误,比如在遍历可变数组时修改其大小导致的崩溃,或者索引越界的问题。 最后,总结不同方法的应用场景,帮助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循环方式,比如需要索引时用enumerated(),需要特定步长用stride,或者需要提前退出循环时用break等。</think>在 Swift 中,`for` 循环是遍历集合(如数组、字典、范围)或重复执行代码的核心工具。以下是详细的介绍和常见用法: --- ### **1. 基础 `for-in` 循环** 通过 `for-in` 遍历一个集合或范围: ```swift let numbers = [10, 20, 30, 40] // 遍历数组元素 for num in numbers { print(num) // 依次输出 10, 20, 30, 40 } // 遍历范围(闭区间 ...) for i in 1...5 { print(i) // 输出 1, 2, 3, 4, 5 } // 遍历半开区间(..<) for i in 0..<5 { print(i) // 输出 0, 1, 2, 3, 4 } ``` --- ### **2. 遍历数组并获取索引** 使用 `enumerated()` 同时获取元素和索引: ```swift let fruits = ["苹果", "香蕉", "橘子"] for (index, fruit) in fruits.enumerated() { print("索引 \(index): \(fruit)") } // 输出: // 索引 0: 苹果 // 索引 1: 香蕉 // 索引 2: 橘子 ``` --- ### **3. 遍历字典** 遍历字典的键值对: ```swift let dict = ["A": 1, "B": 2, "C": 3] for (key, value) in dict { print("\(key) 对应值 \(value)") } // 输出顺序不确定(字典无序) ``` --- ### **4. 跳过或终止循环** 使用 `continue` 跳过当前迭代,或用 `break` 终止循环: ```swift for num in 1...10 { if num % 2 == 0 { continue // 跳过偶数 } if num == 7 { break // 终止循环 } print(num) // 输出 1, 3, 5 } ``` --- ### **5. 遍历字符串字符** 直接遍历字符串的字符: ```swift let text = "Hello" for char in text { print(char) // 依次输出 H, e, l, l, o } ``` --- ### **6. 倒序遍历** 使用 `reversed()` 反向遍历: ```swift for num in (1...5).reversed() { print(num) // 输出 5, 4, 3, 2, 1 } ``` --- ### **7. 步长遍历** 使用 `stride(from:to:by:)` 或 `stride(from:through:by:)` 控制步长: ```swift // 从 0 到 10(不包含 10),步长为 2 for i in stride(from: 0, to: 10, by: 2) { print(i) // 输出 0, 2, 4, 6, 8 } // 从 10 到 0(包含 0),步长为 -3 for i in stride(from: 10, through: 0, by: -3) { print(i) // 输出 10, 7, 4, 1 } ``` --- ### **8. 嵌套循环与标签** 用标签管理嵌套循环的 `break` 或 `continue`: ```swift outerLoop: for i in 1...3 { innerLoop: for j in 1...3 { if j == 2 { break outerLoop // 直接终止外层循环 } print("i: \(i), j: \(j)") } } // 输出: i: 1, j: 1 ``` --- ### **9. `forEach` 高阶函数** 用函数式风格遍历集合(类似 `for-in`,但无法使用 `break` 或 `continue`): ```swift let numbers = [1, 2, 3] numbers.forEach { num in if num == 2 { return } // 跳过 2(类似 continue) print(num) } // 输出: 1, 3 ``` --- ### **常见场景** - **遍历数组元素**:直接使用 `for-in` 或 `enumerated()`。 - **条件过滤**:结合 `where` 子句: ```swift for num in 1...10 where num % 3 == 0 { print(num) // 输出 3, 6, 9 } ``` - **性能敏感操作**:优先用 `for-in` 而非高阶函数(如 `forEach`)。 --- ### **注意事项** 1. **索引越界**:手动管理索引时需确保有效性。 2. **循环变量不可修改**:`for-in` 中的迭代常量默认不可变: ```swift var array = [1, 2, 3] for num in array { num += 1 // ❌ 编译错误(num 是常量) } ``` 3. **集合可变性**:遍历时修改集合可能导致意外行为(如移除元素)。 ---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用法(如遍历自定义类型),可以进一步探讨!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