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64
用记事本打开exe、jpg、pdf这些文件时,我们都会看到一大堆乱码,因为二进制文件包含很多无法 显示和打印的字符。
当不可见字符在网络上传输时,比如说从 A 计算机传到 B 计算机,往往要经过多个路由设备, 由于不同的设备对字符的处理方式有一些不同,这样那些不可见字符就有可能被处理错误,这是不 利于传输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对数据进行编码,比如 编码,变成可见字符,也就是 ASCII 码可表示的可见字符,从而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编码的内容是有 0 ~ 9,a ~ z,A ~ Z,+,/ 组成, 正好 64 个字符,这些字符是在 ASCII 可表示的范围内,属于 95 个可见字符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要让记事本这样的文本处理软件能处理二进制数据,如:使用json保存二进制信息,需要先把数据先做一个Base64编码,统统变成可见字符,再保存。
在Base64中的可打印字符包括大写英文字母A-Z、小写英文字母a-z、阿拉伯数字0- 9,这样共有62个字符,此外两个可打印符号在不同的系统中而不同,通常用加号(+)和正斜杠( /)。外加“补全符号”,通常用等号(=)。
Base64是一种用64个字符来表示任意二进制数据的方法,常用于在URL、Cookie、网页中传输少量 二进制数据。Base64要求把每三个8Bit的字节转换为四个6Bit的字节(3*8 = 4*6 = 24),然后把6Bit再添两位高位0,组成四个8Bit的字节,也就是说,转换后的字符串理论上将要比 原来的长1/3。
(原文)转换前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二进制)
(Base64 编码)转换后 00111111, 00111111, 00111111, 00111111 (二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