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效果图
技术选型
数据传输:WebSocket
瀑布图:Canvas
为什么使用 WebSocket ?
因为需要服务器实时传输数据,要求达到30帧,每帧动画由 1024 个点组成,肯定要比 Ajax 轮询舒服的多,而且这个项目对于浏览器兼容没什么要求。
瀑布图为什么使用 Canvas ?
虽然说用数据可视化图表库很方便,但是考虑到此项目苛刻的性能要求,使用类似瀑布图的只有大型热力图:
用热力图做,请放心,不会卡成 PPT,
浏览器5秒后准时直接崩溃。 组件功能拆分 整个组件拆分为三部分: 父组件:负责 WebSocket 与服务器实时通讯、处理二进制数据、控制渲染频率、控制开始和暂停、刷新组件。 子组件 > 频谱图(HighCharts):提供 addData 方法,获取数据即渲染一帧,提供触发缩放事件,发送给父组件。
控制渲染频率 服务器这边大概一秒钟发送过来 400 条左右的数据,每秒400帧肯定是不现实了,直接导致丢帧。 解决办法:建立数组保存数据,每次渲染一帧则删掉此条数据,当少于100条时发送 resume 继续获取,当超过400条时 发送 pause 暂停获取。 以服务器这边的发送频率来说,会使 cpu 使用率超过100%,获取时会出现一点点卡顿,不过还能接受,毕竟获取一次可以渲染好几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