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开发中,可能在一个运算符中出现多个运算符,那么计算时,就按照优先级级别的高低进行计算,级别高的运算符先运算,级别低的运算符后计算,具体运算符的优先级见下表:
运算符优先级表
优先级 | 运算符 | 结合性 |
---|---|---|
1 | () [] . | 从左到右 |
2 | ! +(正) -(负) ~ ++ – | 从右向左 |
3 |
| 从左向右 |
4 | +(加) -(减) | 从左向右 |
5 | << >> >>> | 从左向右 |
6 | < <= > >= instanceof | 从左向右 |
7 | == != | 从左向右 |
8 | &(按位与) | 从左向右 |
9 | ^ | 从左向右 |
10 | ||
11 | && | 从左向右 |
12 | ||
13 | ?: | 从右向左 |
14 | = += -= *= /= %= &= | = ^= ~= <<= >>= >>>= |
说明:
1、 该表中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书写,也就是优先级为1的优先级最高,优先级14的优先级最低。
2、 结合性是指运算符结合的顺序,通常都是从左到右。从右向左的运算符最典型的就是负号,例如3+-4,则意义为3加-4,符号首先和运算符右侧的内容结合。
3、 instanceof作用是判断对象是否为某个类或接口类型,后续有详细介绍。
4、 注意区分正负号和加减号,以及按位与和逻辑与的区别
其实在实际的开发中,不需要去记忆运算符的优先级别,也不要刻意的使用运算符的优先级别,对于不清楚优先级的地方使用小括号去进行替代,示例代码:
int m = 12;
int n = m << 1 + 2;
int n = m << (1 + 2); //这样更直观
说明:
1、算数运算符
+ :加法
- :减法
* :乘法
/ :除法
% :取余运算
2、关系运算符
< :只能比较基本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不能比较对象之间的关系。
> : (同关系运算符“<”)
<=: (同关系运算符“<”)
>=: (同关系运算符“<”)
== :若使用该运算符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变量),则实质上是比较两个变量是否引用了相同的对象。所谓相同的对象是指,是否是在堆栈(Heap)中开辟的同一块儿内存单元中存放的对象。
若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的内容是否相同,则应该使用equals()方法,该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是布尔值。需要注意的是:若用类库中的类创建对象,则对象的引用调用equals()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内容;若用自定义的类来创建对象,则对象的引用调用equals()方法比较的是两个引用是否引用了同一个对象,因为第二种情况equals()方法默认的是比较引用。
!= :(同关系运算符“==”)
3、逻辑运算符 (操作符只能是布尔类型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