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达才能人真正明白
我们从原理得出一个结论在脑中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如图所示,源于原理,经过推导而得到结论。其中推导过程中会联想一些例证。
原理
|
推导—例证
|
结论
如果我们想让一个人明白一个结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
包括陈诉原理,理清推导过程,举出例证,得出结论。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用上“反正,我觉得他就是对的”或者“我相信我的直觉”这种不负责任的表达方式。
这是因为在我们大脑帮我们完成了一个潜意识的推导,即从原理直接跳到了结论,
这时候我们的表达就会自动过滤掉推倒的过程,如此难以使人明白。
因而表达真正能让人明白的关键,就在于把推导表达出来。
有些人会在表达和说服别人的时候不断的进行例证,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例证只是推导的佐证,例证是不能直接得出结论的。
因为例证并不是由原理而来,而是来源于生活,相当于原材料。
就好像我们写论文中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才是推导。
所以说,如果想让你的表达清晰明了,例证是必须的,但不是唯一的。
为了表达出你的思维,最佳的方法应该是按照,理论-推导-例证-结论的正向顺序。
有条理而理性的逻辑,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因而也最容易使人明白。
跳跃性的思维固然能打破思维条框,但并不利于表达和使人明白。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站在100米的高度而期望你表达的对象就在99米。
若他们毫无基础,那么顺序而非跳跃的表达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By Lan Che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