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安装学习(zoo.cfg配置详解)

本文介绍了Zookeeper的安装步骤及配置方法,包括独立模式和复制模式下的详细配置过程。涵盖了环境搭建、配置文件设置、服务启动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olor=red][size=large][b]1.1安装前准备[/b][/size][/color]

[size=medium][b]1.Java6 环境要求安装[/b][/size]
如果用Zookeeper在windows条件下运行,应该安装Cygwin.
2.在hhtp://hadoop.apache.org/zookeeper/releases.html下载稳定释放zookeeper并在合适的地方解压

% tar xzf zookeeper-x.y.z.tar.gz


[color=blue][size=medium][b]3.将如下放在在命令行路径中会为后续工作带来方便:[/b][/size][/color]
% export ZOOKEEPER_INSTALL=/home/tom/zookeeper-x.y.z
% export PATH=$PATH:$ZOOKEEPER_INSTALL/bin


[size=medium][color=red][b]4.在运行Zookeepr前,应先建立配置文件,按惯例命名为zoo.cfg,并把它放在conf子目录下,也可以把它放在/etc/zookeeper下。[/b][/color][/size]
tickTime=2000(是Zookeeper独立的工作时间单元)
dataDir=/Users/tom/zookeeper(存储数据的地址)
clientPort=2181(2181是经常的选择,此处是关于用户和Zookeeper相连的地方)

在完成上述的过程后,就可以进行Zookeeper的部署了。

[color=red][size=large][b]1.2 独立模式[/b][/size][/color]
1 配置conf/zoo.conf文件
tickTime=2000
dataDir=/usr/zdatadir
dataLogDir=/usr/zlogdir
clientPort=2181
initLimit=5
syncLimit=2

[color=red][b]tickTime[/b][/color]
基本事件单元,以毫秒为单位。[size=medium][color=blue][b]它用来控制心跳和超时,默认情况下最小的会话超时时间为两倍的 tickTime。[/b][/color][/size]
[color=red][b]dataDir是存放内存数据库快照的位置;[/b][/color]
[b]dataLogDir 是事务日志目录;[/b]
[color=blue][b]clientPort是client连接的端口。[/b][/color]
2 启动server
执行命令
bin/zkServer.sh start
bin/zkCli.sh –server 127.0.0.1:2181


[size=large][b]1.3 复制模式[/b][/size]
Zookeeper运行在独立模式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测试,评估,研发,但在实际应用中Zookeeper运行在所谓的复制模式下,[color=red][b]我们把提供相同应用的服务器组称之为一个quorum,quorum中的所有机器都有相同的配置文件[/b][/color],在这里我们以五个机器组成的quorum为例,具体配置如下。
1. 配置conf/zoo.conf文件

tickTime=2000
dataDir=/usr/zdatadir
dataLogDir=/usr/zlogdir
clientPort=2181
initLimit=5
syncLimit=2
server.1=cloud:2888:3888
server.2=cloud02:2888:3888
server.3=cloud03:2888:3888
server.4=cloud04:2888:3888
server.5=cloud05:2888:3888

其中server.X代表组成整个服务的机器,当服务启动时,会在数据目录下查找这个文件myid,这个文件中存有服务器的号码。

[color=red][b]initLimit:[/b][/color]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 Zookeeper 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 Leader 的 [color=red][b]Follower 服务器[/b][/color])[color=blue][b]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b][/color]当已经超过5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 秒
[color=red][b]syncLimit:[/b][/color]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与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2*2000=4 秒
[size=medium][color=blue][b]server.A=B:C:D:[/b][/color][/size]其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b][color=red]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color][/b]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 B 都是一样,所以不同的 Zookeeper 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除了修改 zoo.cfg 配置文件,集群模式下还要配置一个文件 myid,这个文件在 dataDir 目录下,这个文件里面就有一个数据就是 A 的值,[color=blue][b]Zookeeper 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拿到里面的数据与 zoo.cfg 里面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那个 server。[/b][/color]

[size=medium][b]2 myid配置[/b][/size]
[color=red][b]在dataDir所定义的目录下新建myid文件[/b][/color],本例中在/usr/zdatadir下新建myid文件[/b][/color],填入各主机之ID。[color=blue][b]如cloud机器的myid文件内容为1。[/b][/color]

3 配置/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
在/etc/sysconfig/iptables中加入: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18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888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3888 –j ACCEPT

执行命令:
service iptables stop
service iptables start

[size=medium][b]4 启动server[/b][/size]
执行命令
bin/zkServer.sh start
bin/zkCli.sh –server 127.0.0.1:218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