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单选题
1.“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抽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中断、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用户程序不能直接使用特权指令。如果用户程序在用户态转换为内核态,使用访管指令,这是CPU由用户态向核心态转换的方法
3.多道程序设计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的运行。使得CPU与外部设备之间可以并行工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多道程序技术运行的特征: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4.引起进程阻塞的事件有:1)请求系统服务;2)启动某种操作;3)新数据尚未到达;4)无新工作可做
5.进程控制块中的进程资源清单,列出所拥有的除CPU外的资源记录,如拥有的I/O设备,打开的文件列表等,一个运行着的进程打开了一个新的文件,则指向该文件数据结构的关键指针存放在进程控制块中
6.P、V操作可以实现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的前趋关系,
进程共享是属于进程间大量信息的交换,
P、V操作是一类低级通信原语不能承担大量信息交换的任务
7.进程间通信时,已满的邮件槽,发送进程不能再申请互斥锁
8.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不可抢占,只考虑就绪队列的先后,不考虑CPU周期长短,简单,性能不好
9.解决碎片问题的办法是在适当时刻进行碎片整理,通过移动内存中的程序,把所有空闲碎片合并成一个连续的大空闲区并且放在内存的一端,而把所有程序放在另一端,这技术称为**“移动技术”或“紧缩技术”**。
10.在内存分配方案中
页式分配的优点有:1、由于它不要求作业或进程的程序段和数据在内存中连续存放,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碎片问题。2、动态页式管理提供了内存和外存统一管理的虚存实现方式,使用户可以利用的存储空间大大增加。这既提高了主存的利用率,又有利于组织多道程序执行
11.在一个虚拟存储系统中,决定虚拟存储空间最大容量的要素是计算机系统地址位宽
12.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若采用请求调页方式,当用户需要装入一个新的页面时,其调入的页面来自磁盘文件区
在请求分页的外存(磁盘)分为两部分:用于存放文件的文件区和用于存放对换页面的对换区。由于与进程有关的文件都放在文件区,故凡是未运行的页面都应该从文件区调入
13.外存储器是属于块设备,分配空间时常以物理块来分配,因此为方便与其他设备传输数据文件也是按块进行划分的,称为数据块,在文件系统中,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单位通常是数据块
14.为了能对一个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必须为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称之为文件控制块(FCB)。FCB一般应包括下列的文件属性信息:1.文件标志和控制信息;2.文件逻辑结构信息;3.文件物理结构信息;4.文件使用信息;5.文件管理信息。
15.转储还可以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两种方式。海量转储是指每次转储全部数据库。增量转储则指每次只转储上一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
16.计算机磁盘调度的一种方法:扫描算法SCAN(电梯算法)
17.在UNIX操作系统中,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例如每100 个空闲块为一组,每一组的第一个空闲块中登记本组空闲总数和下一组空闲块的磁盘物理块号,最后不足100 块的那部分磁盘物理块及块数记入专用块中。
18.FAT32采用的是链接结构,是Windows系统硬盘分区格式的一种
19.设备按信息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其中磁盘属于块设备
20.设备独立层:用于实现用户程序与设备驱动器的统一接口、设备命令、设备保护、以及设备分配与释放等,同时为设备管理和数据传送提供必要的存储空间
21.不同的I/O设备可以并行工作
22.解除死锁的方法有:剥夺某些进程所占有的资源、撤消某些进程和重新启动系统
多选题
1.Ubuntu/Windows/UNIX均是操作系统;
TCP/IP是网络协议;
Tivoli是管理大型软件的管理环境,属于应用软件
2.多级反馈队列、时间片轮转和高优先级优先适用于交互式操作系统
3.测试与设置指令TS指令实现互斥的算法是:
- 测试锁变量的值,如为1,则重复执行本命令,不断重复测试变量的值;如为0,则立即将锁变量测值置为1,进入临界区;
- 测试并设置指令是一条完整的指令,而在一条指令的执行中间是不会被中断的,保证了锁的测试和关闭的连续性;
- 退出临界区时,将锁变量测试值设为0
4.要能与虚拟存储技术结合使用的内存管理方案必须具有如下特性
一使用动态内存地址,内存中的进程要是可以移动的,
二不能要求全部程序加载入内存,进程才能运行的
内存管理方案中:页式,段式,段页式存储管理方法满足以上要求
5.虚拟存储器:
- 允许用户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大于实际内存的绝对地址空间;
- 对于用户来说,好像计算机系统具有一个容量很大的主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实际上是为扩充内存容量而采用的一种程序设计技术。
- 它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辅助存储器容量决定,而与实际内存容量无关。
- 虚拟存储器必须有硬件的支持。
- 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进程的部分程序装入后便可运行
6.能够进行随机存取的文件物理结构只有连续结构与索引结构,多级索引结构属于索引结构的一种
7.提高检索速度、节省存储空间的方法有软连接,即将文件Linux.pdf链接到Sun目录下,并仍旧使用原文件名或者新文件名
8.在程序控制I/O方式中,输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数据,若输出设备向处理机返回“准备就绪”信号,则表示输出缓冲区已空或者可以向输出缓冲区写数据,CPU可以向输出设备再次提供输出的数据
9.死锁预防:
- 破坏“互斥”条件,建立SPOOLing系统,采用逻辑共享;
- 静态分配资源(一次分配所有资源),是指进程必须在开始执行前就申请它所要的全部资源,仅当系统能满足且分配给进程后,该进程才能开始执行。
- 按序分配资源。对系统中每一个资源给出一个编号,规定任何一个进程申请两个以上的资源时,总是先申请编号小的资源,再申请编号大的资源 。按此策略分配 ,可破坏第四条必要条件(循环等待),因此可防止死锁。
- 剥夺式分配资源。这是当一个进程申请资源得不到满足时则可从另一个进程那里去抢夺。这种分配策略目前只适用于对处理器和内存的分配,这种分配策略破坏了第三条必要条件,可防止死锁。
计算机网络
单选题
1.TCP/IP参考模型中各层功能:
主机-网络层(网络接口层)主要定义物理介质的各种特性;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
互联网层(网络层)主要功能包括三方面:一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二是处理输入数据报;三是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
应用层主要是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
2.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它属于分时操作系统。UNIX的前两个版本都是采用汇编语言实现的,但是由于汇编语言的移植性较差,所以第三个版本采用了C语言实现。近年来,随着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的发展,基于Intel平台的Unix又有了新市场
3.WAN(Wide Area Network)即广域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即无线网状网络,LAN(Local Area Network)即局域网,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即无线传感网
4.网络拓扑结构:
- 网状拓扑结构,它的结构复杂,安装也复杂,但系统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
- 树状拓扑是星型拓扑的扩展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数据在上下层结点之间交换,相邻结点之间通常不交换数据或者很少交换,其优点是:易于扩展;易于隔离故障。
-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心结点,其他结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心网络拓扑结点直接相连,又称为集中式网络。当中心结点发送问题时,必然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因此中心结点是整个网络的可靠性瓶颈。
- 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结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结点传到另一个结点。因此不存在中心结点
5.传统以太网(Ethernet)采用IEEE 802.3标准。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采用IEEE 802.3u标准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采用IEEE 802.3z标准
万兆以太网(10 Gigabit Ethernet)采用IEEE 802.3ae标准
6.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均采用了6个字节48位地址长度
7.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早期的局域网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典型的是总线型结构即以太网(Ethernet),网络是将各个节点设备和一根总线相连。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工作站都是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输的。Token Bus是就是一种总线形局域网
8.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是一类新型的局域网,采用IEEE 802.3u标准,其名称中的“快速”是指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是标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的10倍。它具体包括两种技术:100BASE-T和100VG-AnyLAN。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可用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
9.IEEE 802(局域网/城域网标准协会)又称为LMSC,致力于研究局域网和城域网的物理层和MAC层中定义的服务和协议,对应OSI网络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它针对不同的传输介质定义不同的介质标准
10.Internet是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网
11.一个VLAN(虚拟局域网)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处于不同的VLAN的主机是无法通信的
12.路由器:
- 源路由是指IP数据报穿越互联网所经过的路径是由源主机指定的。
- 记录路由是指记录下IP数据报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路径上各个路由器的IP地址。
- 主机路由是指对单个主机(而不是网络)指定一条特别的路径。
-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13.路由器收到了一个IP数据报,将对IP数据报进行检测,当对其首部进行校验后发现该数据报存在错误时,将抛弃该数据报
14.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https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层,https的安全基础是SSL。如果用户想在Web网站上使用SSL协议,则URL头必须采用https开始
15.域名服务器组成的逻辑结构为树型结构
16.FTP(文件传输协议)常见命令有:
命令 描述
USER username 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名
PASS password 向服务器发送口令
PASV 请求使用被动模式建立数据连接
passive 进入被动传输模式
LIST 请求服务器返回当前远程目录下的目录和文件
ABOR 放弃先前用的FTP命令和数据传输
REST marker 指明传输文件的起始点
17.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中,服务器通常采用TCP协议或UDP协议,不同的端口号标识不同的服务
18.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IM软件有:ICQ、MSN、Yahoo Message、QQ、网易泡泡、新浪UC等。除了网易泡泡外,大都支持手机平台。
MSN采用MSNP协议,AOL采用OSCAR协议,UC和QQ采用TCP、UDP协议。QQ、MSN每次通信都会从服务器获得一个会话密码。
QQ是中国使用量最大、用户最多的的面向个人的即时通讯软件
19.NFS,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简写,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
NFS允许一个系统在网络上与他人共享目录和文件。通过使用NFS,用户和程序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端系统上的文件。Unix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均支持NFS。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网络文件共享系统)是微软使用的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是基于SMB(Server Message Block,服务器信息块)协议
20.IM系统除了可以实时信息交换和状态跟踪服务外,还可以进行音频/视频聊天、应用共享、文件传输、文件共享、游戏邀请、远程助理、白板等功能
21.NETBIOS(网络基本输入输出)协议是由IBM公司开发,主要用于数十台计算机的小型局域网。在微软Windows系列中,Windows 2000以前的操作系统默认使用NetBIOS协议。该协议名称最多可以有15个字符,最多能建立255个通讯话路,可以使用4种类型的SMB。系统可以利用WINS服务、广播及Lmhost文件等多种模式通过139端口将NetBIOS名解析为相应IP地址,从而实现信息通讯
22.P2P文件共享的基础是“六度分割”理论。一般认为P2P文件共享起源于Napster,采用集中式结构,利用点对点下载过程下载软件,随后另一种P2P文件共享网络Gnutella出现,采用分布式网络共享。BitTorrent即比特洪流,种子文件的扩展名为.torrent
23.Maze是北京大学网络实验室开发的一款资源和功能非常强大的个人信息中心文件系统。Maze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持即时通信和BBS、支持跨防火墙的文件共享与下载、支持在线资源搜索和文件目录视图、支持多点下载和断点续传、支持基于积点的资源交易体系、采用社交网络的网络链接关系。由于迅雷的基本协议和通信过程没有公开技术细节,所以不能确定Maze是否和迅雷兼容
24.网络管理涉及到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物理介质、计算机设备和网络互联资源。
软件资源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通信软件。
25.SNMP是基于TCP/IP协议族的网络管理标准,它的前身是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用来对通信线路进行管理。但由于SNMP第一版没有考虑安全问题,为此SNMPv2在提高安全性和更有效性地传递管理信息方面加以改进,具体包括提供验证、加密和时间同步机制,SNMPv3的重点是安全、可管理的体系结构和远程配置。近年来,SNMP发展更快,已经超越传统的TCP/IP环境,受到更为广泛的支持。管理信息库(MIB)存储网络的通信信息和有关网络设备的统计数据。从被管理设备中收集数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轮询方法,另一种是基于中断的方法
2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解决不同厂商、不同机种的网络之间互通而创建的开放系统互联网络管理协议标准,主要针对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而设计。ISO的成果是CMIS和CMIP。CMIP提供管理信息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而CMIS支持管理进程和管理代理之间的通信要求,二者规定了OSI系统的网络管理标准。在网络管理过程中,CMIP不是通过轮询而是通过事件报告进行工作的
27.TCSEC(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估准则)标准是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制定的关于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的第一个正式标准,也叫橘皮书,该标准认为为使系统免受攻击,对应不同的安全级别,硬件、软件和存储的信息应实施不同的安全保护。TCSEC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划分为A、B、C、D共4个等级、7个级别。A系统的安全级别最高,D类安全等级最低
28.AES加密算法即密码学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属于私钥密码体系。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3DES,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AES的基本要求是,采用的密钥长度是128、192或256位,分组长度128位,而RSA属于公钥密码体制
多选题
1.OSI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参考模型,它将网络互联定义为七层模型。
ISO标准关心信息处理和网络体系结构,它只是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描述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之间的通信标准的制定。这也就是说,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OSI模型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也是对网络内部结构最精练的概括与描述,屏蔽了异构系统的不同,实现了异构系统的互联。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并未说明如何实现。
2.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是使用10Base2/10Base5的总线型网络和以集线器为核心的星型网络。
其特点主要有:
(1)所有结点都通过网卡连接到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共享总线。
(2)所有结点可以通过总线发送或接收数据,但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结点发送数据,其它结点可以接收或收听数据。
(3)由于介质共享,因此可能出现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的情况,因此会出现冲突而造成传输失败。
(4)为了解决共享介质冲突失败问题,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
3.无线局域网络利用微波、激光和红外线等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它是有线局域网的补充。按采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分为3类:红外线局域网、扩频局域网(调频扩频或直接序列扩频)、窄带微波局域网,采用IEEE 802.11标准,支持基于漫游访问(Nomadic Access)和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访问模式。
4.IP互联网是一种面向非连接的互联网络,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差异、隐藏各个物理网络的实现细节,形成一个大的虚拟网络,为用户提供通用的服务。
IP互联网的主要特点包括:网隐藏了低层物理网络细节,向上为用户提供通用的、一致的网络服务;IP互联网能在物理网络之间转发数据,信息可以跨网传输;不指定网络互联的拓扑结构,也不要求网络之间全互联;所有计算机使用统一的、全局的地址描述法;平等地对待互联网中的每一个网络。
5.组播管理协议包括Internet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和Cisco专用的组管理协议(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CGMP)。
IP组播路由协议包括: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DVMR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的组播扩展(MOSPF),以及协议独立组播-密集模式(PIM-DM)
组播管理协议:IGMP,CGMP
IP组播协议:DVMRP,MOSPF,PIM-DM
6.P2P中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化拓扑有Pastry、Tapestry、Chord和CAN,Napster采用集中式结构
7.文件共享系统一般都支持多点下载和断点续传,但不是所有的都支持积点机制和具有种子机制
8.RSA公钥加密算法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一种公钥密码,也是一种分组密码,也是一种既能用于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的算法,但是RSA算法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
9.认证中心(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是一个可信媒介,用来验证一个公共密钥是否属于一个特殊实体(一个人或者一个网络实体)。 认证中心负责将公共密钥和特定实体进行绑定,它的工作是证明身份的真实性和发放证书,
CA具有以下作用:
(1)CA验证实体(个人、路由器等)的身份。
(2)一旦CA验证了实体的身份,CA就可以产生一个证书,将这个公共密钥和身份进行绑定。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IETF制定了认证中心的标准。没有证据表明,认证中心可以保证密码的绝对安全,也没有证据表明,政府的CA比商业的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