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GS、MGS、FGS的比较
CGS结构简单,但只能以picture stream为单位,在IDR access unit进行切换,且码率只能在几种固定值间切换。
FGS结构复杂,能够bit truncation进行切换。
MGS是FGS、CGS的折中,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在任意access unit为单位进行切换。
2 MGS
MGS需要考虑的是压缩效率和drift效应的折中,264 SVC中是通过引入key picture达到较好的效果。
Key picture即时域最基本层的图像。这些key picture的重构是通过base quality layer实现的。因此higher quality layer的丢弃造成的drift仅仅只能作用在当前key picture到下一个key picture之间,实现了对drift效应限制。
与此不同,时域扩展层的图像则是通过参考层的最高可用quality运动补偿得到的,从而提升了压缩效率。
要实现压缩效率和drift效应的最佳折中,可以通过调整GOP size或者hierarchy的阶数。
3 MGS相关语法
对于每幅图像,都会传送一个信号,用以标识该图像使用的参考图像是base quality reconstruction(当前为key picture)或者是enhencement quality reconstruction(当前为非key picture)。
另一个语法元素标识图像的base quality是否需要被重构并存入DPB(当前为key pictures)。
此外有一个额外要求,对于key picture,其base quality layer和enhencement quality layer的motion parameters必须是一致的。这样限制的原因是为了避免key picture的额外的motion overh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