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路算是走完了吧。从2016年9月份抱着遗憾来到大学,到现在也快有一个年头。上学期经历了各种变故和遭遇,内心飘忽不定,也曾在最为迷惘与煎熬中放弃希望,但最后一切尘埃落定。想想用龙族里那一句“流离之人,故逐幻影”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要是说还有什么值得自己有些许慰藉的话,便是庆幸自己在这段最黑暗的时光里读了好几本好书。认真的思考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在读《红楼梦》和《白鹿原》的时候,与其说是思考,倒不如说是深深地责问。有时感觉自己像极了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倒是这种复杂的情绪反而常占内心。
2016.12.25日,经过一下午五个小时的考核,又侥幸以最后一名的渣成绩被学院acm协会录取。开始了自己的acm之路。寒假里在师傅的带领下刷完了杭电11页的题目。
起初想着我就安安稳稳的混完这四年,要是成绩不错就再混个研究生,再啃三年老,然后毕业,找一个安定的工作然后平平稳稳的混完我这一生。但又有时候极其的痛恨自己甘于平庸碌碌无为。内心里积攒的怒火越来越多,感觉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一切都毫无意义。
但很神奇的是,每次敲代码的时候内心都特别平静。仿佛写代码成了唯一能使自己平静浮躁的方式。所以每天都在写没意义的水题。所以也一直没有什么进步。一直平平庸庸的混完了积分赛。成绩算是比入协会的时候好了一点点。
其实对于我来说,真正的转折点算是在组队赛吧。本来当时组队的时候我没有找到队友。学姐说如果一个人参加的话题目太难我会直接做不下去的。当时也就直接放弃了。后来小芳搞了事情。向阳哥和金鑫的队伍差了一个人,我就有幸混了进去。(手动艾特两个大腿队友)。后来在省赛选拔赛的前三场里队友良好发挥,基本锁定名额(前三场是第8,前9名的队伍可以去省赛)。可在最后一场里被我带偏了节奏,在一道水题上浪费了三个小时。与省赛擦肩而过(排名掉到了第12)。虽然当时对省赛的向往极深,但又深知我的水平去了也是打铁。省赛落选之后,带着对队友的亏欠。。。开始好好补以前落下的知识。
另一个转折点算是在河工大校赛之后吧。第28名,拿了银奖,是HPU的第一名。(只去了大一的队伍)。队伍在最后10分钟过了一道题,在最后一分钟又过了一道。当然赢了还是很开心,因为去的时候只想着不打铁,但从来没想过可以赢最哥他们队。当时金鑫说:“能在大一赢一次最哥,这一年就已经圆满了。”出来的时候向阳哥和金鑫超级高兴。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又划了水,只在热身赛的时候A了一个水题,正式赛上被一道LCS带偏了节奏,贡献了5个罚时。那天回到学校,深深的怀疑了一次人生。躺赢比失败更让我觉得耻辱。
暑假集训的时候,金鑫手术不能来。当时暗暗立下flag,等金鑫回来的时候要让他抱我大腿(哈哈哈哈自己都不信)。然后一个多月的暑假培训真的是收获了很多很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更是很系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这种学习效率真的令我赞叹不已。(以前自学算法真的是盲目)。算是从头到尾坚持下来了吧。只是一天比一天起床晚了。
暑假培训期间有幸参加ICPC南宁邀请赛。(果然打铁)因为金鑫手术不能来,所以队伍临时增加了小芳的关门弟子翔天,我担任了队伍的临时队长。后来的时间里,训练配合默契,大家都在共同进步。去南宁前打了三场训练赛。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个人是很满意的。也为自己能为队伍贡献AC而沾沾自喜。
去南宁前的目标是不爆零。结果在第一天的热身赛上爆零了。(啊啊啊当时好迷啊)正式赛的那天,早上起的太早了,刚开始的时候超级困。还好向阳哥接手了键盘,过了A题和F题。后来我迷了好久,没有和队友沟通好,我盲目的开了H题,我的H因为一个小bug卡到比赛结束。中间看了下D题感觉像是矩阵快速幂,然后向阳哥和翔天同时开D题。因为矩阵推导错误也一直卡住。可能是大家当时都没有斗志了。一直这样持续到比赛结束。打铁而归。(南宁的鱼粉到最后都没吃到)
但这一路走来,我真的收获了很多很多,认识了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挚友(再次感谢强大的队友),也算是拯救了一下自己颓废的大一生活吧。经历了南宁之行后,深深的感受了弱校弱队的渣,我虽没有什么野心,但也不想这样平庸下去了。起码要做一个配得上这么强大的队友的acmer。
立个flag。今年省赛为队伍贡献4个AC。当好腿部挂件。
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