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书籍
满满满满的薄荷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耳目一新,今年最涨知识史书
在《战云密布前的暗流》中,作者以1913年为镜,剖析各国隐忧:奥匈的民族纠葛、俄国的阶级冲突、英国的孤立政策、德国的殖民渴望、法国的黄金岁月……此书,唤醒了我沉睡的历史记忆,重塑了我对历史的认知。历史的回响,震撼人心。作者以独特视角,从英法赋税之争启程,穿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将历史事件与经济地理巧妙融合。🔥阅读此文,犹如围炉夜话,一位绅士以闲适之姿,细述内涵丰富的故事,不经意间揭开现实的面纱,引人深思。温伯陵先生,以锐利眼光,穿透五百年烟云,直击历史真相。胜利者的笔触,能否定义历史的全部?原创 2025-01-02 09:38:11 · 247 阅读 · 0 评论 -
历史书籍,金句频出太抢眼
📘此书非传统史实堆砌,而是深掘历史背后的经济脉络与地理密码,正所谓“英雄适时势”,双翼齐飞,大国方能腾空。历史节点,偶然而又必然。🖌️温伯陵《大国浮沉500年》近期心头好,他以风趣语言、生动比喻,化繁为简,述说历史沧桑,展现大国兴衰之美。📗1832年春,印第安英雄“黑鹰”率众归来,誓守失地伊利诺伊,却遭美军围剿,印第安命运多舛。📙温伯陵,笔耕《上瘾中国史》、《易懂史记》后,再携力作,融合经济与地理,揭秘大国浮沉奥秘。🌅"日不落"辉煌、"海上马车夫"传奇、"美元霸权"现实,映照大国兴衰如潮汐,变幻莫测。原创 2025-01-01 22:33:48 · 186 阅读 · 0 评论 -
不能错过,这本书将带你历经大国的兴衰变迁
📖本书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风格,从全球视角深度剖析世界格局,揭示当前世界大变局背后的深层联系。一本书带你洞悉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演变及其未来走向。📚《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历史作家温伯陵最新力作,继《中国史轻松读》和《史记简明读》之后,再次带来精彩巨献!原创 2024-12-30 21:46:17 · 202 阅读 · 0 评论 -
“《大国浮沉500年》金句集萃 “
✨数百年来,在这个列国纷争的世界上,能走到最后的只有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随时切换的国家。✨一个国家的命运,要看有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有没有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有没有为维护产业链而改进的制度,有没有改造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态。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家也是资本的打工人。✨一旦某件事达到国家意志,有巨大利益的驱使,很快就会形成大规模的潮流。✨政治这种事,你说什么不重要,能在恰当的时机,代表更多人的诉求更重要。"✨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那道裂痕是智慧和文明。原创 2024-12-27 18:55:41 · 207 阅读 · 0 评论 -
历史迷必看,一书尽览大国兴衰史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由历史作家温伯陵倾力打造,继《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和《一看就懂的史记》之后,再次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引领你洞悉全球大势。📝本书深度解析世界格局,揭示了当前世界大变局背后的错综复杂联系,助你一本书尽览世界大局的演变及其未来趋势。原创 2024-12-27 08:06:08 · 200 阅读 · 0 评论 -
“五百载兴衰更替,英雄伟绩终归尘土。 “
温伯陵老师的《大国浮沉500年》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勾勒出五大洲国家的兴衰历程,是历史爱好者的理想入门书。美国真正的崛起,是在南北战争后国家统一开始的。电视剧《黑冰》中g先生的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以及《三国演义》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揭示了国家兴衰的无常。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的全球扩张,军事胜利同样关键,从七年战争到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军队的胜利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书的最后,温老师探讨了白银贸易和农民问题,虽不深入,但作为入门读物,仍值得一读。原创 2024-12-26 02:05:13 · 147 阅读 · 0 评论 -
“华夏荣光:续写五百年辉煌 “
如果你渴望拓宽视野,对大国兴衰的逻辑感兴趣,《大国浮沉500年》是你的理想选择。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历史的大门,揭示历史的奥秘。本书的亮点在于其“大历史观”。他用丰富的案例和严密的逻辑,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从“五月花号”到“我有一个梦想”,从“光荣革命”到俄乌冲突,从地理大发现至南非独立,这些历史瞬间在温伯陵的《大国浮沉500年》中被生动呈现。温伯陵的文笔通俗易懂而深刻,他不仅是历史的叙述者,更是逻辑的探索者。康熙王朝主题曲中的渴望:“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五百年,是历史的长河,大国兴衰的缩影。原创 2024-12-26 01:41:15 · 171 阅读 · 0 评论 -
一旦开始,就难以放下世界历史书,不可不读
从美国开国到林肯解放黑奴,从英国资本主义到西班牙财富诅咒,再到日本进化史和非洲曼德拉时代,每篇独立成章,却又串联成一条主线——透过历史、地理、经济的碎片,看懂世界格局。阅读这本书,不仅是为了享受历史故事,更是为了理解作者所传达的“大格局”思考方式。历史有周期,人生短暂,我们可能看不清前因后果,因此需要读历史。尽管我常读历史,但世界史因其人物众多、事件复杂,总是让我望而却步。作者温伯陵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用生动的比喻和通俗的类比,清晰分析复杂的国际局势,让读者轻松把握核心要点。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原创 2024-12-25 20:32:47 · 197 阅读 · 0 评论 -
历史爱好者必读,一本书带你领略大国兴衰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是历史作家温伯陵的最新作品,继《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和《一看就懂的史记》之后,再次以通俗易懂的风格,带你洞察全球大局。📝本书深入剖析世界格局,揭示当前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背后的复杂联系,让你一本书掌握世界大局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原创 2024-12-25 20:01:45 · 120 阅读 · 0 评论 -
从未遇见过如此充满金句的世界历史书籍
他用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讲述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经济理论,让我领略到历史的无穷魅力。📕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罗列史实,更挖掘每个事件背后的经济逻辑与地理因素,展现了大国崛起的必然性。🌄“日不落帝国”、“海上马车夫”、“美元霸权”等名词象征着历史上大国的兴衰更迭,如同潮水般变幻莫测。📔1832年,印第安人英雄“黑鹰”反抗美国占领,美国政府出兵镇压,反映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冲突。🎊这本书是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著作,帮助我们看懂事件发展的深层原因,真心推荐给每一个人。原创 2024-12-24 21:21:53 · 125 阅读 · 0 评论 -
五百年王朝,无数英雄伟业终难逃时光的流逝
温伯陵老师的《大国浮沉500年》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勾勒出五大洲国家的兴衰历程,是历史爱好者的理想入门书。美国真正的崛起,是在南北战争后国家统一开始的。电视剧《黑冰》中g先生的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以及《三国演义》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道出了国家兴衰的无常。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的全球扩张,军事胜利同样关键,从七年战争到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军队的胜利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书的最后,温老师探讨了白银贸易和农民问题,虽不深入,但作为入门读物,仍值得一读。原创 2024-12-24 21:17:50 · 194 阅读 · 0 评论 -
从前对历史课避之不及,长大却沉迷历史书籍
👨🏫跟着温伯陵老师的《大国浮沉500年》,我不仅读到了世界史,更看到了经济与地理如何交织影响大国命运。📚读历史不仅是为了预知未来,更重要的是理解现在,保持对未来的想象,这是培养历史感的重要意义。🕰️这本书让我沉浸在历史中,一翻就是三小时,脑海中装满了各大洲五百年的历史,自信心爆棚。🌈今天,我随作者穿越了五百年的时光隧道,见证了大国兴衰,领悟了经济与地理的魅力。🧠它唤醒了我记忆中的碎片,教会了我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提供借鉴。📖朋友们,平时也多读读历史吧,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启迪未来。原创 2024-12-24 20:47:12 · 143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了解历史,让我对中国的爱更加深沉
以美洲为例,英法争夺北美,英国海军封锁海岸,法国战败。🌟美国债务蔓延至全球,用28万亿美元的债务“绑架”世界,也许你也是美国的债主之一。📍最后篇章中,作者以1968年为例,横向比较全球文化风暴,深入理解中国历史逻辑。👏历史不是孤立的,了解经济、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能帮我们开阔视野,洞察全局。🌟利益冲突下,平民、商人、政府联手,打响莱克星顿战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实力不足,但法国寻求复仇,带动欧洲国家对抗英国,美国意外获胜。🌟温伯陵以幽默笔触,将世界史娓娓道来,逻辑清晰,简明易懂。原创 2024-12-24 20:43:02 · 134 阅读 · 0 评论 -
掌握世界近代史,一本书就够了
我想,如果中学历史书能这样写,我们对历史的记忆会深刻许多。作为文科生,我对历史尤其是世界近代史曾深恶痛绝——复杂的国际关系、枯燥的大事记、无尽的背诵,都是痛苦的回忆。温老师的书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国家拟人化,将复杂的国际关系比作大汉间的争斗,让历史变得有趣易懂。温伯陵老师的《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让我深深着迷,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读了他的新作《大国浮沉500年》。这篇文章精妙地以1913年为横切面,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从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到法国的美好时代,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洞见。原创 2024-12-24 20:28:26 · 194 阅读 · 0 评论 -
两万年的气候变迁与人类历史-叁 温伯陵
东南亚地区因其炎热的气候而生物多样性丰富,当地的原始居民原本并不倾向于从事农业生产。然而,随着一场大降温的到来,中南半岛遭遇了广泛的干旱,导致物种数量急剧下降。面对这种无奈的局面,当地居民开始转向农业,从而开启了东南亚的农业文明时代。随着这次大降温的结束,全球文明开始逐渐复苏,进入了青铜时代。在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在中国,夏商王朝建立;古埃及虽然步入衰落,而古印度则继续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前行。在面对同样的气候挑战时,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这或许可以归结为各自民族的命运。原创 2024-12-23 16:06:47 · 148 阅读 · 0 评论 -
圈地与农民的社会转型记-壹 温伯陵
随着工厂的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激增。这些工厂提供的平均工资大约是农业工人的两倍,这使得许多在英国圈地运动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愿意迁往城市,成为工厂工人。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为了能够进城工作,主动放弃了农村的土地。至于那些没有进城的失地农民,他们则选择留在大型农场继续从事农业劳动,尽管收入较低,但至少可以留在家乡附近。无论如何,英国的农民至少能够维持生计。英国的市场有了出口的需求,农业有了粮食的保障,农民也有了工作机会,这标志着英国的经济内外循环得到了有效打通,国家开始迈向“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巅峰。原创 2024-12-23 15:53:32 · 197 阅读 · 0 评论 -
五百年白银贸易史的深度解析-肆 温伯陵
由于缺乏消费和投资的渠道,他们将白银转化为了精美绝伦的银饰,其复杂程度堪称世界之最,一套完整的装饰需要数十种不同的饰品。而对于清水江流域以外的苗族人来说,他们的银饰则相对简朴,只需几件饰品搭配即可。从中国制造到美洲消费,从江南的钱庄到山西的票号,再到苗族的银饰以及马尼拉的大帆船,白银和丝绸、瓷器作为贸易的媒介,将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全球一体化。中国的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白银流入中国,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强盛的国家之一。原创 2024-12-22 12:09:02 · 427 阅读 · 0 评论 -
五百年白银贸易的历史脉络-贰 温伯陵
既然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利益,何必选择掠夺?因此,双方达成协议,允许中国商人返回,并承诺将来继续进行贸易,若违背承诺则如同小狗一般不守信。菲律宾一直是中国商人的贸易目的地,即便没有黎牙实比的声明,他们也会前来。唯一的变化是,贸易的主要对象从菲律宾土著转变为了西班牙人。原创 2024-12-22 12:01:21 · 123 阅读 · 0 评论 -
1968年全球的热潮与冷静思考-壹 温伯陵
在1961年1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即将结束他的任期时,在白宫发表了告别演说。在表达了对美国的自豪感之后,他转向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提出了一段至今仍引人深思的话语:“我们国家前所未有的现象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力量与一个大规模的军事工业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影响遍及全国各个角落,从每个城市到州议会,再到联邦政府的每一个部门。我们认识到这种发展的必要性,但也必须对其深远的影响保持警觉。在政府的各个层面,我们必须警惕军事-工业复合体可能获得不正当的影响力,无论这种追求是否出于有意。原创 2024-12-21 14:01:17 · 132 阅读 · 0 评论 -
非洲对中国的深深情谊-贰《大国浮沉500年》
乌干达军队曾迅速占领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地区,阿明和卡扎菲曾自信满满,认为不久便能完全控制坦桑尼亚。然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采纳了中国军事战略和战术,最终成功击退侵略者,并反攻进入乌干达境内。尼雷尔还与乌干达国内的反对派结成联盟,包括穆塞韦尼在内的28个组织联合成立了乌干达全国解放军,并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统一指挥复国行动,其中穆塞韦尼是执行委员会的11名成员之一。阿明的军队迅速崩溃,最终在1979年4月逃亡至利比亚。原创 2024-12-21 13:45:15 · 139 阅读 · 0 评论 -
菲律宾产业的发展挑战-叁 温伯陵
在菲律宾的一些传统产业中,由于出口市场相对稳定,当地商人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地位。这种市场格局可能导致创新和升级技术的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展。在全球蔗糖产业中,尽管许多国家都有参与,但菲律宾的甘蔗产量相对较低,其亩产量仅为古巴的一半和夏威夷的15%,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状况可能导致菲律宾经济结构中出现一种循环,即对美国的依赖性越强,低端产业的繁荣度越高,对美国出口的依赖越大,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就越缓慢。原创 2024-12-20 17:03:00 · 150 阅读 · 0 评论 -
印度曾经的逆转机会-陆 温伯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成功地应对了来自苏联的挑战,并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场冲突中,中国展现了其军事实力,这一行动对周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它们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更加谨慎。战后,中国采取了合理的态度,这有助于提升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形象,并增强了它们对中国的认同感。“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是一个历史事件,它对两国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顾这一历程,可以感受到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原创 2024-12-20 16:53:41 · 182 阅读 · 0 评论 -
犹太的流离历史-伍《大国浮沉500年》
在1931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7%。到了1947年年末,该地区的犹太人数量增加到了60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然而他们仅拥有6%的土地。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根据联合国的决议,他们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56%的土地,实现了复国的梦想。没有英国的支持,犹太人难以顺利回到巴勒斯坦地区;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决议也不可能在联合国获得通过。原创 2024-12-19 19:14:18 · 143 阅读 · 0 评论 -
战后日本为何国运不再?-肆 温伯陵
因此,日本的经济泡沫不断膨胀,甚至有人戏称,如果卖掉东京的土地,足以“买下”整个美国。然而,这种共识如同流沙,虚幻而不实,一旦遇到风吹草动,泡沫便迅速破灭。当那一刻到来时,泡沫经济也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人曾戏言日本企业市值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这样的说法虽然夸张,但日本人却信以为真。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国家和民间的普遍共识。大家都坚信日本的国运正在上升,因此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资金越来越多。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既然其他人都对国家的繁荣抱有信心,那么我所购买的房产和股票自然不愁找不到下家。原创 2024-12-18 02:16:31 · 226 阅读 · 0 评论 -
战后日本因何会失去国运?-壹 温伯陵
在那个时代,东亚的其他国家大多还处于农业社会,而日本已经迈进了工业化的门槛。尽管日本的技术水平并不领先,但它至少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因此,在众多国家中,日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先行者”。结果,日本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遭受重大损失,反而保留了大部分工业能力,像东芝、松下这样的企业至今依然活跃。美国在战后对日本进行了深刻的改造,不仅清除了军国主义和贵族等旧有势力,还将旧贵族的土地分配给了农民。经过几年的改革,日本的封建残余逐渐消失,只保留了对现代化进程有益的工商业力量。换句话说,日本得以卸下历史包袱,轻装前进。原创 2024-12-18 02:11:31 · 187 阅读 · 0 评论 -
日本的发展与崛起之路-伍《大国浮沉500年》
他们借鉴唐朝的文学和体制,却依旧保持了自己的神话和叙事。明治维新期间,虽然采纳了欧美的技术,但核心精神仍然是日本本土的。如何在引进外来技术和保持本土特色之间找到平衡,非常考验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全球许多国家在这方面遭遇了挫折,而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其中的微妙权衡,不可忽视。在每一个国家由弱变强的进程中,留学生总是走在前列的探路者,如果没有大量留学生远赴海外学习,任何改革和发展都只能是空谈。原创 2024-12-17 02:32:59 · 233 阅读 · 0 评论 -
欧洲的合纵连横-柒《大国浮沉500年》
本质上,欧盟的运作机制与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颇为相似,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来统筹全局,各国的合作大多基于自觉,而这种自觉往往建立在通过会议和签订条约的基础上。对于欧洲的团结而言,统一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目前看来,欧洲实现统一的希望尚不明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在战国时期,各国诸侯虽常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却鲜有成功,一旦秦军出关迎战,要么通过收买内应,要么以武力击溃其中一国,合纵之势便土崩瓦解。实际上,欧洲的历史与《史记》中记载的战国故事颇有共通之处,历史的循环往复,似乎并无新事。原创 2024-12-16 03:06:56 · 116 阅读 · 0 评论 -
欧洲的团结历程-壹《大国浮沉500年》
如果难以把握这个概念,可以将“均势原则”与中国历史上的“合纵连横”策略相提并论,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加直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希特勒帝国就像是秦国一样,它们都拥有统一的力量和征服的野心。而英国、法国、俄国则类似于楚、魏、齐、赵等国,它们出于对国家存亡的担忧,选择结盟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唯一的区别在于,秦国最终实现了统一,而欧洲的强国往往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推翻。欧洲历史上存在着一种微妙而易碎的均衡状态。原创 2024-12-16 03:01:58 · 16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