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3)
- 资源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Java平台上的CRM系统
刘天北概要本文介绍了当前CRM系统的各种应用模式,指出了Java平台在实现CRM系统中具备的优势,并提出了“渐进式”实现CRM项目的原则。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 CRM Java展示窗:CRM系统的多种应用模式无疑,作为一篇介绍“CRM系统”的文章的作者,我有责任展示这个缩略语所蕴藏的全部内涵。但由于各厂商的界定颇有参差,给出完整而普适的CRM系统的定义确实相当困难。我们不妨从列举目前
2003-06-27 15:02:00
2876
原创 《最后期限》:人怎样对软件工程说话
刘天北《最后期限》,汤姆·迪马可著,熊节等译,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306pp...K只觉得自己迷失了路,或是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国度,这个国度比人类曾经到过的任何地方都远,它是那么奇异,连空气都没有一点成分与故乡的空气相同,在这儿,一个人可能因奇异而窒息,可是这奇异又有一种无可理喻的魅力,使你只能继续向前走,向前越迷越深。—— 卡夫卡《城堡》被劫持的项目为什么一本讲项目管理的小说
2003-06-27 14:54:00
2152
原创 一位Java业界领袖的法国式回忆录
刘天北Marc Fleury, Blue—"Why I Love EJBs", JBoss.org, 2002.12这个标题更多地是玩笑。“Java业界领袖”不是指麦克尼利先生或Java规范的作者,而是对“JBoss”这个词的望文生义的翻译。所谓“法国式回忆录”,说的是JBoss的创始人和CEO Marc Fleury前些时候写的一篇自白性的随想“Blue: Why I love EJBs”。
2003-06-27 14:54:00
2187
原创 人的问题:关于《Peopleware》
刘天北Peopleware : Productive Projects and Teams, 2nd Edition, by Tom DeMarco and Timothy Lister, 1999, Dorset House, 245ppIl nome della rosa (玫瑰之名)名称,神秘主义者们认为,与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而非偶然的联系。在“现实”中很容易对此做出归谬——叫Mark的不
2003-06-27 14:53:00
2129
原创 那支写程序的笔:软件工业的修辞学
刘天北...他的骨骼变成了珊瑚;那些珍珠曾是他的眼睛...《暴风雨》第一幕,第二场写程序的笔在今天,程序员和笔的关系相当尴尬。每当快递公司送来邮件,整个办公室就会发生一次短暂的骚动:我们需要足够的运气,才能找到一支笔在回执上签字。就像一个势利的大家庭里那位不受欢迎的表舅,笔在程序员们中间已经没有容身之处。麦克卢汉的名著《理解媒介》详尽地描述了工具对人性的塑造和颠覆。一件工具引入的不仅是
2003-06-27 14:53:00
1946
原创 理解企业应用框架
刘天北1人们总是偏爱“大词”。一个表达方式,如果听起来足够响亮,写在纸上能够吸引眼球,那就会变成很多人的新宠。但同样是这些大词,经过太多人的传递、消费之后,原本的含义反而像硬币上的图案一样被磨损殆尽: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说法到底是指什么了。在IT业界,“平台(platform)”、“框架(framework)”、“构架(architecture)”等等就是这种人见人爱的大词。几乎每个厂商都愿
2003-06-27 14:53:00
2553
1
原创 湍流中的“乐思”
刘天北 “告诉我你读什么书,我就能猜出你是哪种人。”法国人常这么说。这话对于软件开发者也适用:John Wiley那套红书脊白标题教材的读者,不少还是在校学生;看SAMS那个21天系列的,大多是临阵磨枪的初学者;对于软件工程或者C++的专门家们来说,Addison Wesley的几种系列读物则是首选参考书。Wrox,英国的一家专业出版社,也看准了这种市场细分。他们的口号是“程序员给程序员写的书”。
2003-06-27 14:52:00
2065
原创 《人月神话》—— 一次豆豆式的书评尝试
刘天北 2002年10月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niversary Edition (2nd Edition) by Frederick P. Brooks, 1995 Addison-Wesley, 322 pp从尺寸说起豆豆先生(Mr. Bean)赞许惠斯勒的《画家母亲的肖像》,首先谈的一点就是
2003-06-27 14:51:00
1949
原创 飞越疯人院:软件产品设计的窘境和对策
刘天北据说有一次,一位贵妇抱怨毕加索作的肖像太“不像”她本人了。立体派大师的回答是:“没关系,夫人,它会像的”。毕加索的回答体现了近代以来艺术家与大众的典型关系。艺术家作为先知和天才,能以超前的作品重新塑造大众的感受力和审美观。按照这个逻辑,肖像之所以“不像”,只能是落伍的抱怨者的问题——她应该努力拥抱、适应艺术品带给她的全新视角,直到她觉得“像”为止,除此别无它法。根据我的观察,当今社会中的
2003-06-27 14:50:00
2173
原创 Martin Fowler:英国口音的软件工程
刘天北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大师会被阐释者夺走自己的创见。比如在软件工程界就有这么句话:“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发明者Grady Booch本人,都不一定比Martin Fowler更会用UML。”这说的是知名软件工程专家,《UML Distilled(中译UML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作者Martin Fowler。对于今天的软件开发者来说,UML是他们的面包和黄油,但在19
2003-06-27 14:50:00
2256
原创 为教材一辩——信息时代的技术阅读
刘天北据说,我们生活在 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专业软件开发者,我对此颇有些切身体会——事实上,我所在的行业就是这次爆炸的重灾区。选择开发软件,就是选择被弹坑包围的、近乎偏执的思维方式:在这样一个产品按照摩尔定律更新,技术以井喷速率向我们涌来的产业中,永不停顿的学习和追赶技术前沿似乎成了唯一可行的生存之道。要是在这种语境里谈论“教材”,未免会显得笨拙和老套。“计算机教材”,在不少人听来简直
2003-06-27 14:46:00
2464
原创 企业应用开发和开放源码项目
北京奥捷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天北1开放源码运动是家中的不速之客。只是当它已经在软件业的门庭内安家落户,成为一股难以驱遣而又不可低估的力量时,传统软件企业才如梦初醒,开始认真地体味这位难以测度的来客给整个行业的带来的变革。而这位来客自身也在变化之中。随着开放源码运动的不断深入,它在软件开发的各个特定领域都投下了意味深长的身影。目前一个可见的趋势是,开放源码的潮流已经越出了操作系统、数据
2003-06-27 14:45:00
2045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