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要不要追究BUG发生的原因

本文探讨软件测试是否要追究BUG发生的原因。先明确QA和软件测试的定义,指出软件测试任务不仅是发现BUG,还要向QA报告异常。对于不同发生几率的BUG,分析了追究原因的好处,认为这是测试人员自我提升、证明价值的过程,虽有难度但值得长期摸索。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软件测试到底要不要追究BUG发生的原因呢?这个问题的争议很多,有人认为寻找BUG的原因是开发的事情,软件测试只要能发现BUG就够了;还有人认为软件测试可以尽自己所能尽可能的去寻找BUG的原因。到底哪个观点正确?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一个产品不同的层面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所谈到的观点,也仅代表个人看法。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确几个定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QA?简单从字面上理解是Quality Assure(质量保证),CMM对QA的要求主要有下面几点:保障制度体系;促使过程改进;指导项目实施;增加透明度;评审项目活动;审核工作产品;协助问题解决;提供决策参考;进行缺陷预防;实现质量目标。其次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执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而软件测试人员就是这一过程的执行者。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到,QA重点关注的不仅仅是质量,而是整个软件过程,保证的首先是过程和体系,也就是说只有规范了过程和体系,才有可能做出好的产品。而软件测试就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来给QA人员提供尽可能的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使他们能够发现过程上的异常或者制度上的不妥之处。可见软件测试的任务不仅仅是测试,还要把项目的异常情况向QA报告,所以只能报出BUG是不够的。


其实QA和软件测试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尽可能的使发布出去的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要,尽可能的没有bug。不同之处只是一个关注的是整个软件过程,一个只是关注最终的质量。所以为了搞清楚软件测试要不要追究BUG发生的原因,先要明确的是弄清楚BUG发生的原因对整个软件过程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对最终的质量有什么好处?


对于开发来说,一般是能够重现这个BUG就够了,这样对于那些发生几率在100%的bug来说,软件测试人员只要详细清晰的描述出bug发生的步骤,写明bug的发生条件,执行这些操作的用户的角色以及权限,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然后写清楚实际结果和期望结果,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开发根据这些描述能够知道是如何出现的问题,并且知道应该改成什么样。到时候软件测试人员(可能不是原来报BUG的那个人了)进行回归测试时根据BUG的描述,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个BUG是否真的改好了。但是如果一个BUG的发生几率不是100%,或者说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的发生几率是100%,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不存在。测试人员可能只是偶然发现这个问题,却会认为是100%出现,报BUG时也就没有指明这个问题出现的条件,开发看到这种BUG,根本无法重现,再打给测试人员,如此反复几次,虽然最终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对于整个项目来说,却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如果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多试几下,或者换个环境试试,可能就会找到发生几率不是100%的原因,比如非法数据,特殊字符,特殊用户权限,特殊日期,或者在系统中还有其他自己不知道的参数的影响,或者是操作系统的问题,又或者是浏览器的设置问题,还有可能是浏览器的版本问题等等,寻找这些原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积累自己测试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证明测试角色重要的过程,是证明测试人员价值的过程。


当然目前国内的软件公司中测试人员的水平还不是很高,想看懂开发的代码并且进行测试难度还比较大,所以我也不主张去看着开发的代码进行测试,只需要在测试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尤其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会影响到系统中其他什么地方,还会有其他哪些地方有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等到开发修改好之后,提交测试进行回归检测时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在回归测试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回归测试,并且保证不漏掉重大隐患,我想和开发水平固然有关,但是关系最大的还是测试人员对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软件开发的思想。

追究bug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总结,开始会很烦,可能还会很郁闷,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想一想当你报给开发一个Bug的时候,随着bug的报告还有一个详尽的发生这个bug的条件数据,以及测试平台等数据,开发根据这些很容易重现这个问题,会对测试人员的专业度有很大的认可,那时我想自己心里的成就感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完的了!

### 测试工程师的奖惩机制与绩效管理 测试工程师作为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重要角色,其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团队效率。以下是关于测试工程师奖惩机制及相关管理政策的详细说明。 #### 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旨在激励测试工程师积极贡献并提升整体工作效率。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发现严重缺陷的数量** 发现高优先级或高风险缺陷能够显著降低产品上线后的潜在损失。因此,可以根据测试人员提交的重大缺陷数量给予额外奖金或表彰[^4]。 2. **自动化测试覆盖率** 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是衡量测试工程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成功构建高质量自动化测试框架或提高现有覆盖率的员工,可提供专项奖励[^3]。 3. **创新和技术突破** 鼓励测试工程师探索新的工具、技术和方法来优化测试流程。如果某位成员通过技术创新大幅提升了测试效率,则应予以特别嘉奖[^2]。 4. **协作表现** 在跨职能团队中表现出良好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事评价或者领导反馈综合评估每位成员的合作态度,并据此分配部分年终奖池份额[^1]。 #### 惩罚机制 惩罚措施需谨慎实施,目的是纠正不当行为而非打击士气。合理的惩戒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未完成既定目标的责任追究** 如果某个阶段性的任务未能按时按质交付(如漏测关键功能),则应对责任人进行口头警告甚至扣除相应比例的绩效工资[^3]。 2. **低效重复劳动处理** 对于长期存在低价值产出的情况(比如频繁出现误报假阳性错误),应当提醒相关人员改进工作方式;屡教不改者可能会面临更严厉处分[^4]。 3. **违反规定程序的操作后果承担** 当某些个人无视已建立的标准操作规程而导致项目延迟或其他负面影响时,必须明确指出这种做法不可接受,并视情节轻重施加适当处罚[^1]。 #### 绩效管理体系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且公平透明的绩效考核体系至关重要。具体而言: - 明确岗位职责划分以及各项工作的权重分布; - 定期收集多方数据用于全面考量个体表现; - 结合定量指标(如Bug修复率)与定性因素(如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形成最终评分依据; - 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图谱以便员工理解努力方向。 ```python def calculate_bonus(performance_score, base_salary): """ 计算基于绩效分数的奖金金额 参数: performance_score (float): 绩效得分,取值区间为0至1之间的小数 base_salary (int): 基础薪资数额 返回: int: 应发放给该名雇员的实际奖金总额 """ bonus_percentage = { 'excellent': 0.2, 'good': 0.15, 'average': 0.1, 'below_average': 0.05, 'poor': 0 } level = determine_performance_level(performance_score) return round(base_salary * bonus_percentage[level]) def determine_performance_level(score): """根据输入分值返回对应的等级标签""" thresholds = {'excellent': 0.9, 'good': 0.75, 'average': 0.6, 'below_average': 0.4} for label, threshold in reversed(list(thresholds.items())): if score >= threshold: return label return 'poor'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