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给出一段C#代码,要求不用电脑,理解程序并回答问题。
解答: 下面是从C#代码中改写成的C++代码: #include "stdafx.h"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for (__int64 i = 1; i < _I64_MAX; i ++) ::system("pause");
解答: 理解这个程序就是从输出的地方往前追溯就可以。这个程序输出的条件是hit==2&&(hit1+1==hit2),再往前追溯看hit,hit1,hit2三个变量分别代表什么,hit表示满足i%r[j]!=0的条件的次数,hit==2表示这个条件只能被满足两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i,在rg数组的30个数中,这个i能被其它28个数整除,而不能被其中两个数整除。而hit1表示第一个不能整除i的数的下标,hit2表示第二个不能整除i的下标,这两个下标被要求相差只有1。 于是,程序所要寻找的是这样的数:这个数i不能被2-31这30个数中的两个相邻的数整除,但能被其它28个数整除。所以,这个i肯定是其它28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然而i不能被两个相邻的数整除,所以必然是分解质因子后要么i的质因子中不包括这两个数的质因子,要么是i的质因子的次数小于这两个数中相同质因子的次数。 那么,只需要给2-31这30个数分解质因数,找一下是否有这样的相邻的两个数,要么它们的质因子中有其它数没有的质因子,要么对于相同的一个质因子,这两个数包含这个质因子的次数高于其它所有次数(注意只需要该质因子高于其他所有rg中数的该因子的次数,而非其他所有该因子的次数之和,原因是最后只需最小公倍数)。为此建立一张表如下: 估算时间: 我们先确定一个原子操作(或者说原子过程更合适),这里我们取内层for循环里的整个if语句块,该段程序主要包括一个取模操作和一个判断,如果进入if语句的话,还包括1次加法操作,1~2次判断和一次赋值操作。 我们知道加法、判断等操作基本都在几个时钟周期内就可以完成,而除法操作却需要数十个时钟周期,而取模操作也是通过除法操作得到的(还记得汇编语言里,执行除法操作之后,一个寄存器里存结果,另一个寄存器里存余数),另外,对64位整数的除法明显要慢于32位整数,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假设该原子操作需要100个时钟周期。因此2GHz的CPU在1秒内能跑2*10^9 / 100 = 2*10^7 即2000万次原子操作,做过ACM的同学就会有一个直观概念,这和我们通常做时限为1S的题时估算的计算次数差不多。 接下来估算原子操作执行的次数:外层循环跑了2123581660200次,内层循环取决于 i 的情况,当i为奇数的时候,内层最多跑5次即可结束,因为2,4,6都不能整除奇数;当i为偶数的时候,情况要复杂一些,但是也可以一个一个的详细分析。这里我们粗略估计,就算内层循环平均可以跑10次,外层循环少跑一些,去掉零头,总的原子操作执行了2*10^13次。 所以需要 2*10^13 / (2*10^7) = 10^6秒约为277个小时。 |
《编程之美》2.20 程序理解和时间分析(读别人的程序)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03 22:00:0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