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基本概念

最近在看《Kubernates权威指南》,写的确实好,能让你对各种概念有个详细的了解。

1、节点的概念

k8s集群有两类节点:Master节点 与 Node节点(非Master)。

Master节点:是集群控制节点,是集群的大脑。其上面会有四个关键的进程:

  • kube-apiserver:提供对集群资源操作的接口;
  • kube-controller-manager:集群资源自动控制中心;
  • kube-scheduler:集群资源调度(Pod调度);
  • etcd:相当于集群的数据库。

Node节点:可以理解为集群工作负载节点,docker容器就是跑在这上面。其上面会有三个关键的进程:

  • kubelet:管理pod及pod中的容器,是连接node节点与master节点的桥梁;
  • kube-proxy:这个进程可以看作service的透明代理兼负载均衡器,核心功能就是将某个service的请求转发到后端的多个pod实例上;
  • docker engine:docker引擎,负责本机的容器创建和管理工作。

2、Pod概念

Pod是k8s创建或部署的最小、最简单的基本单位,一个pod代表一个集群上正在运行的一个进程。

每个Pod都有一个特殊的“根容器”的Pause容器,是k8s系统自建的。

3、Service概念

### Kubernetes 和 Docker 的基础概念 #### 什么是 Docker? Docker 是一个容器化平台,主要职责在于构建、打包以及运行容器。具体而言: - **构建容器镜像**:利用 `Dockerfile` 来描述应用程序所需环境及其依赖项,并据此创建可移植的容器镜像[^4]。 ```dockerfile FROM python:3.7-alpine WORKDIR /app COPY . . RUN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CMD ["python", "app.py"] ``` - **运行容器实例**:借助 Docker 引擎启动基于上述镜像的独立进程空间——即所谓的“容器”,从而实现隔离执行。 #### 什么是 Kubernetes? Kubernetes(简称 K8s),作为一款开源软件,专注于解决多个主机上众多容器之间的协调工作。其核心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自动部署与更新**:支持声明式的配置方式来定义期望的应用状态;一旦实际状况偏离设定目标,则会触发相应的调整动作以恢复一致。 - **自我修复机制**:当检测到节点失效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并尝试恢复正常运作。 - **水平伸缩弹性**:依据负载变化动态增减副本数量,确保性能稳定的同时优化资源利用率。 - **服务发现和服务间通信**:内置 DNS 解析等功能简化微服务体系下的跨组件交互过程[^1]。 综上所述,尽管二者都属于现代 IT 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简单来说,Docker 关注于单个容器生命周期内的操作细节,而 Kubernetes 则更倾向于全局视角下整个集群级别的统筹规划。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