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为什么要区分用户及用户组
为了限制用户可以使用的资源,不同的用户拥有的权限大小是不一样的,root用户可以拥有最大的权限,使用所有的资源,读写执行所有文件;而普通用户的是受限的,只能读写执行拥有权限的文件。
2、用户的分类:
linux把用户分为了三种:
ID 用户类型
0 root用户
1-499 系统用户(系统用户运行某些服务,如连接,打印等,不需要登录的shell)
500及以上 普通用户
3、文件说明
linux系统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所属用户及所属组,如下图:蓝色框内的代表所属用户,红色框的代表所属用户组。默认用户和用户组的名称是一样的,但是可以自己重新命名,这里的用户和用户组都是root。
4、文件参数的意义
(1):
第一列由九个字符组成,分成四组,第一组表示文件的类型,第二组表示文件所属用户拥有的权限,第三组表示用户所在组的其他用户拥有的权限,第四组表示其他用户拥有的权限。
(2):文件夹的硬链接数目,1表示只有自己本身一个
(3):文件夹所属用户
(4):文件夹所属用户组
(5):文件夹大小,kb为单位
(6):文件夹创建日期
(7):文件夹名称
5、使用 id 命令查看用户信息,passwd 修改密码
6、关于用户三个重要的文件:
/etc/passwd 保存用户信息
/etc/shadow 保存用户密码(加密的)
/etc/group 保存组信息
/etc/passwd 查看的文件内容:
用户名 :密码(X表示):用户ID号 : 组ID : 用户描述信息 : 用户家目录 : 用户登录shell(普通用户为Bash, 系统用户为 /sbin/nologin 或 /bin/false
/etc/shadow文件内容:
用户名 : 密码(!!表示用户没有创建过密码)
用户名 : 密码(!!表示用户没有创建过密码): 上次修改密码的日期 : 密码不可被变更的天数 : 密码需要被重新变更的天数(99999表示不需要变更) : 密码变更前提前几天警告 :
帐号失效日期 : 帐号取消日期 : 保留条目,目前没用
/etc/group:
组名 : 组密码 (X表示): 组ID
7.创建用户
useradd 用户名
user -g 组名 用户名(给新建的用户添加组)
例如:
useradd 用户名 命令执行的操作步骤:
(1)在 /etc/passwd 中添加用户信息
(2)如果使用密码 ,则将密码加密保存在 /etc/shadow 中
(3)为用户建立一个新的 家目录
(4)将 /etc/skel(用户刚建立的初始文件)中的文件复制到家目录中
(5)新建一个与用户名相同的组,新建用户默认属于这个同名组
8.修改用户:
usermod 参数 username
9.删除用户:
userdel 用户名
userdel -r 用户名(同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