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的内存通常分为四个区:
全局数据区(data area),代码区(code area),栈区(stack area),堆区(heap area)(即自由存储区).
- 全局数据区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和常量;
- 所有类成员函数和非成员函数代码存放在代码区;
- 为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函数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存放在栈区;
- 余下的空间都被称为堆区.
根据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得知在类的定义时,类成员函数是被放在代码区,
而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在类定义时就已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了内存,因而它是属于类的,
我们是使用这个类静态成员变量的一个拷贝.
对于非静态成员变量,我们是在类的实例化过程中(构造对象)才在栈区为其分配内存,是为每个对象生成一个拷贝,所以它是属于对象的.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下静态类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成员函数的区别:
静态类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成员函数都是在类的定义时放在内存的代码区的,因而可以说它们都是属于类的,
但是类为什么只能直接调用静态类成员函数,而非静态类成员函数(即使函数没有参数)只有类对象才能调用呢?
原因是类的非静态类成员函数其实都内含了一个指向类对象的指针型参数(即this指针),因而只有类对象才能调用(此时this指针有实值).
谈到这里,我们再来看下类中的虚函数的实现:类在定义的时候建立一张虚函数分配表(vtable),再通过一个指针(ptr)指向这张表,当子类改写某个虚函数的时候,只要改写vtable中相应的虚函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