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人生
文章平均质量分 63
kflwz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值得回味的25句话(收藏)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明的姑娘例外)。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7.如果朋友原创 2004-08-03 11:51:00 · 867 阅读 · 0 评论 -
职场中 你要学习12种动物精神
<!-- csdn_AD_Position_GroupID = "{e025b96b-2fda-4e82-84ef-3e0772838ed3}"; csdn_AD_Page_Url = document.location; csdn_AD_CurrPage_CharSet = "gb2312"; //-->对待原创 2005-11-10 18:43:00 · 817 阅读 · 0 评论 -
(转载)十年创作之路回顾(三)——书稿创作八大经验
在上一篇中我总结出了我在散稿创作方面所积累的八大经验,本篇继续向大家介绍我在这么些年来所积累的八大书稿创作经验,希望对刚进入书稿创作市场的新作者有所启迪。一、把握主题最关键书稿创作与散稿创作一样,都有一个中心主题,书稿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主题来展开的。但书稿的主题与散稿的主题又有较大区别,主要是两个主题的内涵不一样。散稿由于受篇幅限制,主题内涵较小,通常是很细一个领域;而书稿主题的内涵往往较大,原创 2005-11-19 10:21:00 · 1090 阅读 · 0 评论 -
JavaChina2005大会心得(转载)
0、做事情要有计划,提前准备是一个优点,尤其自己没有天赋的时候。1、要更好的思考,以前的思考没有逻辑性,总是在原地转圈,以后要明确,要有进步。2、越来越发现执行力是我最缺乏的东西,以后努力做好。3、除了执行力还要学会当仁不让的“强势”,少一些懦弱。4、切记看问题要长远一点,不要太短浅了。5、多一些管理全局的能力,不光是提出批评,更多是有责任感的解决问题。6、技术发展非常之快,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努力原创 2005-11-19 20:17:00 · 1018 阅读 · 0 评论 -
提炼精粹 UNIX哲学之17条基础原则
Software Quality 的Blo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UNIX 哲学基础》。该文从 Eric Steven Raymond 所著《UNIX 编程艺术》一书中,总结出了UNIX 哲学的17条原则基础:模块化,明快,组合,分离,简单,节俭,透明,健壮,表象,最少意外, 安静,可修复,经济,再生,优化,多样性,扩展性。作者说,这17条同时也是编写高质量软件的基础原则。原创 2005-12-08 15:16:00 · 1047 阅读 · 0 评论 -
[关注大学生]Joel Spolsky给计算机系学生的建议
虽然大概一两年前我还在夸夸其谈桌面应用程序是将来的潮流,大学生们现在还是偶尔向我请教职业发展的问题。所以我把我的建议写下来。以供学生们阅读,嘲笑,忽略。大多数锐气十足的学生从来不向前辈征求意见。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前辈们很可能说些“在2010年前,市场对于那些只会敲击键盘的代码工人的需求将会超过一亿(因此前景是乐观的)”,或者诸如“Lisp语言现在真的很热门”。我和那些前辈也差不原创 2005-12-12 18:39:00 · 735 阅读 · 0 评论 -
评论:中国软件输在哪里?
中国软件确实已经输了。输给了欧美发达国家,输给了印度和韩国,甚至输给了尼泊尔这类我们看不上的落后邻居。可是,我们的软件究竟输在哪里?很简单,我们的软件企业常常不像是企业,不按企业的游戏规则办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中国人,跟微软比操作系统和字处理,跟Oracle比数据库,我们输得好惨,死得好难看。这些年,中国的软件企业大都更加脚踏实地和实事求是,公司治理结构也日瑧完善,但不幸,仍然大都缺乏对市场经济的原创 2005-12-26 18:06:00 · 1251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有效参加联谊活动?
17个联谊的基本法则: 1,事先计划:设法知道有谁参加,需要带什么东西,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公司有没有同事参加。 2,提早到:随时伺机而动,以专业姿态,准备一堆名片。 3,如果和同事一起参加,分开来!在一起浪费时间。 4,至少绕人群两周,熟悉房间和房子里的每个人。 5,锁定目标:感觉一下你想和谁会会。 6,握手要适中有力。 7,把你的30秒自我行销记的滚瓜烂熟。 8,自我行销的时间应为30秒或更少原创 2006-01-24 16:48:00 · 1939 阅读 · 0 评论 -
(转载)十年创作之路回顾(一)
回顾自己的写稿之路,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前,我在电脑城装了我的第一台电脑和HP670C彩色打印机,那时主流的是P33处理器,两者加在一起一万多元。我记得那时我对经销的装机人员说了这样一句“师傅,为我装好点,这可能是我最后一买电脑”,那师傅接着说“又不是买房子,不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我当时没在意,也可能体会不到,因为那时我对电脑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其实这在我后面的IT生涯中被一次又一次证实了,因为我原创 2005-11-19 10:17:00 · 821 阅读 · 0 评论 -
(转载)十年创作之路回顾(二)——散稿创作的八大经验
在上一篇中回顾了我这十多年的写稿生涯,其中有非常令我兴奋和满足的笑容,也有我艰辛付出的背影。从本篇开始要向许许多多希望从我这里得到写稿、写书经验的“网管员必读”系列图书读者介绍一些我这十多年来的散稿和图书创作经验所得,希望能为他们在日后的写稿、写书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说实在的,仅就散稿创作方面,这十多年来,的确积累了许多我自己认为非常有用的经验,在此因为篇幅原因不可能一一介绍,只向大家介绍一些主要原创 2005-11-19 10:18:00 · 1128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之路(转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书首先会试图告诉你什么是程序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程序?正确的入门方法是什么? 程序员只有在理解了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更快地提高自身技能,这时候再开始程序的设计。其实,对一个软件的开发者来说,真正重要的不在于这行代码怎么写,那些代码应该怎么写,关键是思路的问题,而思路事实上是经验的积累。经验是使你从最初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到最后形成开放式原创 2004-08-12 22:06:00 · 993 阅读 · 0 评论 -
哲学:苍蝇和蜜蜂的对话
哲学:苍蝇和蜜蜂的对话 2004年08月26日09:03 作者:今夜酷寒不宜裸奔 转自: 搜狐校园论坛 搜狐奥运王者归来,七种武器谁与争锋 有一天一只苍蝇正在飞,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只蜜蜂在采蜜。于是苍蝇与蜜蜂之间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苍蝇:嗡......蜜蜂小姐你好!我可以帮你一起采会儿蜜吗? 蜜蜂:去去去!臭苍蝇,这里没你的事儿,去采你的大粪去吧。讨厌!原创 2004-08-26 12:00:00 · 1260 阅读 · 0 评论 -
我思故我在
或许有一天你漫步于巴比伦式的空中花园,流连之际,忘却自我;或许有一天你陶醉于群山胜景,云荡于胸,宠辱皆忘;或许有一天你穿梭于繁华闹市,周围的灯红酒绿令你飘然欲醉;或许有一天你奔命于公差使命,过度的劳碌奔波令你无暇于身心的一切。 …… …… 终于,有一天你静静独处于小屋一角,低下头,自语:“我究竟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些什么?” 周围繁华而虚幻的一切过去后,带原创 2004-12-23 10:37:00 · 962 阅读 · 0 评论 -
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一天,女人问男人“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男人想了想,说:“是生与死吧~! 你想啊~!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 舍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却,还不是爱的最高境界吗?” 女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开始时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许多的爱情最壮烈的时候总是会和生与死联系在一起的 那些流传千古的爱情无一不是生生死死,总之悲情者居多 可是,更多的俗人之间的爱情却只有平常的爱与恨 只有平常的悲伤与快乐 “那你原创 2005-08-27 18:15:00 · 941 阅读 · 0 评论 -
一个人一生的简历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正在和即将遭受挫折的朋友[转]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1809.2.12,生日1818年(9岁),母亲去世。1831年(22岁),经商失败。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 (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原创 2005-04-27 21:00:00 · 1165 阅读 · 0 评论 -
夫妻总收入4000在北京的幸福生活
http://club.chinaren.com/bbs/index.jsp?boardid=4&hotmsgid=20770102夫妻总收入4000在北京的幸福生活 随波逐流 刚才看了一篇已经回帖超过一百的文章《月薪三千上海怎么过》,不禁想起前一段时间讨论的很热烈的逍遥行者的文章《月薪3000,在上海的幸福生活》(凭记忆所记标题,记错了各位不要打我)。看来这样的话题总是能够牵动大家的心脏,毕竟大原创 2005-10-10 11:59:00 · 882 阅读 · 0 评论 -
大学市场化的改革不能再拖了
2006-03-29 07:45:49 来源: 南方报业如今,在教育改革上,“产业化”已经成为一个恶名。大学市场化,似乎再没有人敢谈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最近就刊发长文《清算教育产业化》(3月23日《南方周末》),认为教育产业化是一种“泛市场化,是把市场关系引入到不应当引入的领域”。但是,如果要提高我们的大学水平,如果要让老百姓能够承担得起大学教育费用,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推迟这一改革,将转载 2006-05-08 09:04:00 · 168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