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哈希表的原理。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将键值转化为哈希值,再通过哈希值就可以找到存储的内容,从而使键值起到类似于数组下标的作用。这样哈希表通过O(1)的时间复杂度就能找到存储元素。
我们来想一下这个过程,当键通过哈希函数匹配到了其相应的存储元素的时候,它同时也意味着键与其它的所有存储元素都不匹配(姑且认为一个槽只存储一个元素,不考虑哈希碰撞)。而如果不用哈希表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必须进行时间复杂度为O(n)的遍历才行(当然用搜索树进行查询时间复杂度为log(n), 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主要考虑哈希表查询的意义)。那么哈希表的一次查询不就相当于一次遍历?
所以呢?有什么意思?别急,让我们来看一道经典面试题。
leetcode两数之和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two-sum/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和为目标值的那 两个 整数,并返回他们的数组下标。
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但是,数组中同一个元素不能使用两遍。
示例:
给定 nums = [2, 7, 11, 15], target = 9
因为 nums[0] + nums[1] = 2 + 7 = 9
所以返回 [0, 1]
可能很多同学知道这个题用哈希表来解决,或自己写出或从题解中看到如下类似代码(这里用c++代码)。
但有些同学可能不太理解代码中哈希表一边查询一边插入的操作,即使看着代码在脑子里跑一跑理解了,也总感觉有点膈应。别急我们先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