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处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57
安于当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色彩物理学与颜色视觉
人的色彩感知是在电磁辐射的波长这一客观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主管层次,是一个心理物理现象。人的视觉系统有两个特点:1,在绝对意义下,人类视觉系统能感知的色彩并不十分准确,能观察到的色彩有限,低于一些标准的色彩度量方法,比如CIE。2,人可见的光,只占一段狭窄的电磁波谱,大致对应于380~780nm的范围。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还有大量的物理信息,是人眼无法观察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原创 2014-07-07 16:31:04 · 1722 阅读 · 0 评论 -
【转】JPEG压缩原理
第一章 图像压缩编码的综述 1.1 图象压缩的目的和方法 图象的数字化表示使得图象信号可以高质量地传输,并便于图像的检索、分析、处理和存储。但是数字图像的表示需要大量的数据,必须进行数据的压缩。即使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压缩,其数据量仍然巨大,对传输介质、传输方法和存储介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图象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显得特别有意义,也正是由于图转载 2014-07-07 16:43:45 · 873 阅读 · 0 评论 -
光源、图像采集及图像性质表达
描述光源的参数有光通量、照度、光强、亮度、色温、显色性等。其中,光源显色性和色温是光源的两个重要的颜色指标。色温是衡量光源色的指标,而显色性是衡量光源视觉质量的指标。假如光源色处在人们所习惯的色温范围内,则显色性应是光源质量更为重要的指标。(眼底光源的种类?) 在摄像机中广泛使用的半导体光敏传感器有两种:一种是CCDs(电荷耦合器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原创 2014-07-07 16:35:59 · 1120 阅读 · 0 评论 -
人的视觉感知理论
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是一个一项重要的心理调节活动。通常,实际场景图像除了包含感兴趣的目标之外,通常还包含着大量干扰信息。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分析复杂的输入景象时,人类视觉系统采取了一种串行的计算策略,即利用选择性注意机制,根据图像的局部特征,选择景象的特定区域,并通过快速的眼动扫描,将该区域移到具有高分辨率的视网膜中央凹区,实现对该区域的注意,以便对其进行更精细的观察与分析。视觉注意机制能够帮助大原创 2014-07-07 16:42:56 · 7574 阅读 · 0 评论